选民不是政治公关玩物
(本报系资料照片)
距离11月26日的九合一大选正好剩下半年的时间,各政党的县市首长与议员的初选、提名作业也正进入揭晓阶段,取得门票的参选人们开始冲刺了。
如果回顾上一届总统大选,国民党也是在经历一连串的电视辩论与民调统计后,中常会在2019年7月17日才提名韩国瑜参选总统,给了他176天来拜票。
6个月的时间,扫街当然是第一优先!又有哪些参选人与幕僚会认真提出政策牛肉,以及真正具有可行性的施政方向与擘画呢?答案不言可喻。因为多数选民们也不看政见,选举公报只是用来包便当。大家都是「凭感觉」投票,喜欢与不喜欢,好感或恨意,就这样决定了谁坐上大位。
难怪脸书与IG成了空军主战场,深究「剑桥分析」的操弄内幕,Meta公司可以轻而易举地用AI算法,控制每一个国家的选举结果。当然,珊卓布拉克主演的《危机女王》等好莱坞电影也曾把传统媒体与基层选民视为标的,都是政治公关幕僚们手中的玩物。
你我选民们也甘愿成为玩物吗?答案显然是悲观的,我们都只是凭主观印象,走到各党的水果摊上,用fu挑选了比较不烂的那一颗苹果。
时间再往回推,我们可以回顾蔡英文总统在2016年的竞选政见。举凡教育、青年、劳工、住宅、发电、认同、沟通、两岸、外交、转型正义等十大领域,以及后来的五加二产业政策,姑且不论这6年来的实行成果,当年至少是有诚意的论述,也超前部署在选前推出白皮书与说明会。比起国民党「换柱」事件的阵痛影响,小英阵营当年显得从容许多,最终也获得689万票与56.12%的得票率。
选前6个月的拜票时间,就跟发唱片要宣传期一样,蓝绿白黄各阵营都很熟练了。只不过,一些刚刚迁好户籍的空降新兵,或者是在初选中被赶鸭子上架的王牌大将,真的都准备好了吗?幕僚们都准备了能够说服选民的政策论述了吗?因为就算是「空心菜」,至少在电视辩论会时,要能够洋洋洒洒说得出口,而不是用蜂蜜柠檬或清唱《爱江山更爱美人》一曲就略过。
在管理学上,「策略」的定义很简单,就是要做什么,跟不做什么。因为参选人跟企业一样,时间与资源都是有限的,做哪些事能够转化出高得票率,而不做哪些事,因为选民们也不在乎,参选人跟幕僚们心知肚明。
从新闻台到爆料公社,台湾的民粹文化,当然也已经难以牢不可破。超过400万张的防疫保单热卖,更是让大家惊讶,这么多家的产险公司都很理解台湾的消费者心态。
在台湾,消费者就是选民,选民就是消费者。只不过,免费与不要钱的最贵,有声量后更不代表会做事,当我们理盲又滥情地做出投票选择时,爱错了人又选错了人,国家机器就是空转而已了。(作者为锶科技暨币特财经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