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际经验 活络国内碳交易

台北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坚明

台湾每年出口金额超过4,500亿美元,为全球重要供应链,因此迈向2050年净零排放,台湾应学习国际经验,建立台湾模式的《巴黎协定第六条》,纳入国际自愿性碳权抵减碳费机制,利用碳权交易所触动台湾净零机会。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IPCC)减排路径,2030年全球气体排放量必须比2019年减少43%,才能将升温控制在摄氏1.5度,如今仅降低7%,与目标差距6倍,任务十分艰难。

主要原因为减碳的先天限制,致使全球减碳雄心减弱。首先是碳锁定问题:碍于使用年限关系,设备不容易更换,例如制程设备约20~30年使用寿命,而且成本昂贵,无法几年就汰换一次。即使可以借由碳定价促进设备更新,然而碳价动辄百元以上,才足以汰换老旧设备,执行上有所难度,此为困境之一。

二是减碳成本高:企业内部减碳成本,包括节能设备、制程改善等,长期下来,每吨CO2e(二氧化碳当量)约6,000~7,000元,成本昂贵。虽然可以购买绿电、绿证凭证,但也不便宜,购买绿电凭证两张,减1吨CO2e约10,000~20,000元。

为了解决上述之困境,碳交易成为扩大气候解方的机会;减碳问题必须以全球角度解决,国际间需要紧密合作,全球均须依据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原则,专业化分工,布局碳权经营。其次是应用碳权交易,给予绿色议价红利(碳价),支持减碳雄心,等待昂贵减碳科技成熟。

由于全球发展碳交易超过20年,市场规模已达8,500亿美元;反观台湾,今年8月7日才成立碳权交易所,落后世界20年左右。因此,应该学习国际经验,例如瑞士与新加坡等实施碳税国家,均已纳入国际自愿性碳权,其中,瑞士允许12%碳权抵减碳税,新加坡政府则与Verra签属备忘录,同意新加坡企业可以5%的VCS碳权抵减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