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效法清大弹性聘雇 在野:勿沦政治酬庸
学者建议台大效法清华大学台北政经学院的弹性聘雇及薪资制度。图为2020年促转会前主委黄煌雄(右)获企业家捐款30亿办学,仿效英国伦敦政经学院(LSE)筹办台北政经学院(TSE),教育部长潘文忠(中)见证双方签订合作协约。(本报资料照片)
台大国际政经学院提案在昨(21)日经校务会议投票遭搁置,台大国际企业学系专任教授陈厚铭认为,台湾国际政经人才匮乏,建议台大效法清华大学台北政经学院的弹性聘雇及薪资制度,允许聘用超过65岁的杰出国内外专业人才,担任院长或讲座教授;而外传届时学院审议委员将有5名政府代表,形同蔡政府卸任后的政治遗产,在野立委呼吁绝不能变为特定人士的酬庸工具。
陈厚铭强调,肯定台大成立国际政经学院的做法,但目前存在3大问题。首先是学程定位问题,即国际政经学院主轴究竟是培养国际政经人才,还是强调英语能力的政治经济、财金与领导管理专业?再者是招生疑虑,建议将招生对象调整为具有实务经验的专业人士,而不是专注于在校大学部学生,因此应重新评估是否适宜设立学士学位学程。最后则在于弹性师资聘用问题,建议效法清大台北政经学院的弹性聘雇及薪资制度,允许聘用超过65岁的杰出国内外专业人才,担任院长或讲座教授。
陈厚铭指出,台大国际政经学院如何定位,以及师资与课程设计如何更完善,还有怎么做才能避免和原有系所与资源有所冲突,恐怕都必须重新检视,并咨询相关经验的国内外学者专家,再行提案,才能降低外界还有校内师生的疑虑。
国民党立委洪孟楷表示,国际政经学院构想不明,是否会引发政治力介入校园,也让各界疑虑,绝不能变特定人士酬庸单位。
民众党立委张其禄指出,产学创新条例算是一个沙盒,是实验性学院,但是该条例创设的学院可以拿国发基金,有高度公帑挹注,还是要被监督。
民进党立委钟佳滨则说,泰国的朱拉隆功大学已有类似的国际政经学院,而这类国际政经学院都是希望向外去发挥影响力,而国际政经学院的目的也是希望可以扩大台大和国际有更多的合作,大家应该要往好的方面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