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由来? 有此一说...源于北宋一起绑票案

红包示意图。(图/本报资料照)

网搜小组综合报导

你今年拿到多少的压岁钱呢?每次春节,大人孩子的「压岁钱」有趋吉避凶、讨吉利意思。不过,你知道为什么会有「压岁钱」这种东西吗?有一个说法是,它其实是源于北宋时期的一起绑架案

广东羊城晚报》曾经报导,根据史书《桯史》记载,北宋神宗年间,当时的朝廷枢密副使王韶小儿子南陔在春节期间,随着大人在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街头观灯游玩,竟被坏人给掳走,坏人想向南陔的家里勒索一笔钱财,但在逃跑途中巧遇朝廷的车子经过,机智勇敢的南陔急忙大声呼救,坏人心中害怕,放下了南陔,仓皇逃跑。

因此,南陔得以随着朝廷的车子进入皇宫,见到了皇帝。宋神宗问清事情的经过后,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此事原本发生在皇宫内,却很快传了出去,并广泛流传民间,于是人们纷纷效仿宋神宗的做法,在过年的时候给孩子们一些压惊的零用钱,这些零用钱被称为「压岁钱」。

史书《清嘉录》中「长幼度岁,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记述的就是古代的大人们在春节给孩子压岁钱的情景

不过,《BBC中文网》曾经引述长期研究台湾民俗的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台湾语文学副教授林茂贤指出,早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就已经有「压岁钱」的习俗意义是镇压邪祟,到了清朝才变成过年的习俗。

林茂贤进一步解释,「岁」音同「祟」,民间流传有一种怪兽叫「祟」,过年时会来摸小孩的头,被摸过的小孩会变笨,还有另一种说法与会吃人的「年兽」有关。林茂贤也特别说明,现代很多人都误会,其实红包不等于压岁钱,长辈晚辈的才能叫压岁钱。

参考来源:BBC中文网、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