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气天津:深沉又幽默(上)
天津五大道民园广场。(作者提供)
「威震海门高」是清代天津大沽口的五座炮台,是清政府对天津的厚望、也是天津在近代中国承担的任务。天津距北京仅仅一百多公里,又是海河入海口,因此成为近代中国的「京畿门户」、「海门古塞」。天津大沽和广东虎门一北一南,共同为近代中国构筑海上屏障;西方列强之叩门、乃至撞开中国大门,也正是从这二处。由此而生中西合璧的风格,于我首次在天津时就已颇有感受;可惜当时只是因为中转而停留半天,不过也已定意将来还要正式地再来一次。而今,宿愿得偿。
港澳台胞也算外宾
由北京搭普通快车,一个半小时就抵达天津;如果搭高铁就更快,约莫半小时就到了。下了火车,我拉着行李箱上青年旅舍。国际青年旅舍联盟旗下的各加盟旅舍接待全世界的旅客,不但没有内外宾的问题,而且物美价廉。大陆将投宿的客旅分为内外宾:内宾就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身分证的旅客,否则就是外宾,港澳台也算外宾;入住时必须实名登记。
不同等级的住宿业者接待不同的客人:有些只能接待内宾,有些也可以接待外宾;国际青年旅舍则内外宾都可以登记入住。我所投宿的国际青年旅舍小巧温馨,且整洁干净。一走进旅舍,其客厅就是交谊厅,其服务台就连着吧台。柜台人员看上去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殷勤地为我带路、指路,又告诉我种种住宿的规定。我住的房间是八人房,有四个上下铺的床。扔下行李箱、速速整装,只背上一个束口袋的随身物品就出门去浪啦!
五大道原本是英国的租界,现今仍幸运地完全保存上世纪初设计建造的小洋楼。此区的楼房呈现各色欧洲不同的建筑风格,因此博得「万国建筑博物馆」与「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这里有英国、西班牙、德国、义大利、法国等地风格的洋房,形制有庭院式、公寓式、西式平房,还有中西合璧式;举目多见半圆拱券和富有造型的白色圆柱。这里魅力深深,为此地所吸引而卜居于此的名人不在少数,如近代外交家顾维钧、抗日名将张自忠,曾任大总统和国务卿的徐世昌也曾在此筑巢。
由于这区域的建筑已然「上了年纪」,少则数十年、多则上百年,历经时代变迁的沧桑,既体现地域风格、又反映时代特色、且「劫后余生」,因此,地方政府特意立法,将这些建筑画为「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分级保护之。只是其虽有政府所挂的招牌,但绝大多数仍属民用、私有;即使挂有「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的牌子,却并不等于开放游人参观的景点。王光英复原展厅是这里唯一一处开放参观的小洋楼,里面陈列了件件当时的物什。晚近也延续既有的欧洲风格而新增了一些建筑,其运动广场就是仿古罗马时代的圆形竞技场。
洋房马车各显排场
夹道两旁是各幢别墅院落的围墙,家家庭院都保护在墙内。别墅的主体通常较外墙高伟,由街道向院内望,常能看到精致的小洋房顶端。晃悠着,不经意间就与一匹高头大马擦身而过,耳中铃声响动,又一车的老少欢声笑语而过──原来是驾马车。虽然理性知道那是观光游行的马车,但感性仍不禁自以为是身着西装燕尾服、头顶高帽、手持拐杖的绅士,或者他身旁挽着的头冠羽帽、穿着一袭澎澎裙的仕女,正悠闲地走在赴某位好友约会的路上。
走着踱着,到了宴会聚集地点──五大道还真有民国初年风情的主题沙龙呢。如果是假日,那么也许不是在赴约的路上,而是在「赶集」的途中。每逢假日,文化创意市集就在五大道的中心──民园广场──开市啦!在此,琳瑯满目的原创小商品争奇斗艳──其创作者各显身手,纷纷陈列、推销着个人的看家技艺;回廊上川流着年轻、创新的气息。
一天之中,傍晚的五大道最是迷人:在秋高气爽的下午漫步于此、或者啜一口午后新鲜冲泡的茶,摆落日常琐事的搅扰,不再心系未竟的作业,感官就享受着当下的一切、单单陷进此时此刻的氛围中,看运动场上活动筋骨的居民、草坪上野餐的男女,等夕阳渐渐隐没于远处现代高耸建筑的彼端……日落月升,天津的夜生活正待开始。
轻快、喧闹而浪漫的夜生活首推义大利风情区。天津火车站前的码头就有游船开往意风区;漂浮于海河之上,看两岸闪烁着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和一座接着一座座横跨两岸的彩虹桥,欣赏岸边路灯下的「烟波钓叟」,风声水声与此情此景共同谱成夜生活的序曲。
入眼尽是餐厅酒吧
义风区诚然轻快、喧闹而浪漫。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和招牌在夜色之中一明一暗、暗又复明,却不致因灯火通明而失去了夜晚的感觉。两旁店家播放的音乐使身在其中的人们脚步不觉轻快起来,即使累积了一天的路程而沈重的步伐也随着音乐的节奏而跃动。左顾右盼,入眼尽是餐厅与酒吧。
有的酒吧门口堆叠了围墙般的啤酒桶;有的餐厅不以此吸引游客注目,而是安排歌手或乐团,以音乐羁绊客人的脚步。无论是西方奔放而强烈诱惑人心的歌曲、东方温柔而幽幽动人心弦的乐调,或是成墙的橡木桶,都成功地招来一波又一波的人潮──或许其实意风区本身就是「吸客」,其魅力使不曾到此一游的人们慕名而来,又使曾经到此一游的人们成为忠实的回头客。(接右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