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村多難等?直接一年後才能住!更不是人人都能入住

近来银发宅需求量显著增加,一房难求,必须排队等候。图为长庚养生文化村内才艺课程。 图/本报资料照片

到养生村或银发宅养老,成为一种时髦、新时尚?开办近廿年的长庚养生文化村在近半年来一房难求,登记后至少得等上一年半,对于突如其来的喷发式需求,馆方以「不敢想像」来形容。专家表示,新一代初老族拥有不错的经济能力,想法也不一样,不再死守「起家厝」,机构养老也是选项之一。

一房难求 入住须等一年半

长庚养生文化村有多夯?从今年一月起,登记状况出奇踊跃,每月近两百人申请,累计近两千人等候审核,但登记有案户数为一一○○户,目前九八○户为常住客户,共住一一七○人,扣除一百多间试住户,等于有人搬走,才有空房让申请者进住,预估必须等候一年半,才有机会入住。

类似养生宅、银发健康机构需求量显著增加,北部地区如淡水润福、三芝双连均供不应求,因登记者众多,必须排队等候,有些人动用关系,或请立委等民意代表帮忙,才能顺利进住。

高雄荣总高龄医学中心主任周明岳表示,台湾老年人口逐渐增加,不少银发族想法观念较为开明,晚年生活不见得要跟子女绑在一起,乐于离开「起家厝」,接受在其他地方养老,而强调优质生活、可健康老去的养生村、银发宅、乐龄宅成为重要选项。

长庚养生文化村分析近两千名申请者背景资料,发现这一波强大需求,背后推升力量来自年轻初老族、军公教早退族、独立女性等三大潜在客源,因为具有不错经济能力,负担得起廿、卅万元保证金,及每月两、三万元住宿费用,且能生活独立,开心过日子。

据了解,另一家银发养生机构收费更高,依照房型大小,保证金五百万至一千两百万元,并非一般民众所能负担,但仍供不应求,等候入住者众多。

对于近年来需求量大增,长庚养生文化村主任戴兴业表示,新冠疫情之前养生村入住率不高,一般登记后,只要符合资格,年满六十岁,可以自理生活,无法定传染病、没有失智退化等状况,几乎都可立即进住。但现在登记后约得等上一年半,才能住进来,「真的想不到突然变得这么抢手」。

费用不低 接受度愈来愈高

美商ERA副总经理邱宏吉表示,不论是友善住宅、乐龄宅、共生宅、退休宅等,虽然费用不低,但民众接受度愈来愈高。例如,长庚养生村、中和乐陶居等月租在二万至四万元之间,至于台中合勤共生宅则在四至六万元,而新板杰仕堡、三芝乐陶居、康宁生活会馆等则是更高价的选择,均受到银发族欢迎。

戴兴业认为,关键在于台湾战后婴儿潮(一九五○至一九七○年出生者)族群在安老观念的改变,不再将养生村、乐龄宅与「子女不孝、晚景凄凉」等负面形象画上等号,可以安然接受在机构健康养老。

今年六十五岁以上人口已达三九八万人,预估到了二○二五年,将增加至四六五万人,周明岳表示,机构养老将成为台湾老年族群重要的安老选项,政府应正视此趋势,应将银发族视为社会住宅的主要族群,毕竟仍有众多老年人连租屋都有问题,怎有能力住进养生村、乐龄宅。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