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治邦/「种电」减核就能安心住?都更才是当务之急

▲老旧建筑不仅有火灾疑虑,也常面临地震的威胁,然都市更新却常因各式问题而难有所进展。(图/记者李毓康摄)

都市更新与屋顶种电,是行政院近来力推的两大住宅政策。前者延续前朝政策,而后者则是为了能在2025年达成「非核家园」的理想。

都市更新成功后,能有效提升后代子孙的居住安全;反观以屋顶种电取代核电,对后代子孙的居住品质影响甚微。都市更新牵涉到对人民产权界定的问题,因而行政院难遂行己愿;至于屋顶种电则未牵涉此问题,因而行政院似乎拟以此取代都市更新。

然而,陈旧老屋遍布城市,不但有碍观瞻,也面临地震风险。目前全国有44.2%住宅屋龄高达30年以上。随着屋龄增加,老屋品质愈形恶化,维护成本亦随之增加。更重要的是,老屋建造于人均所得不高的年代,其耐震度远逊于今日。台湾自1999年发生921地震迄今已18年,这些老屋恐难再次承受另一个921的摧残。因此,推动都市更新确实可解燃眉之急。

不过近日许多有关都市更新的诉讼,法院皆优先考量少数不同意户的权益,这显示虽都市更新合乎公众利益,但司法部门对多数决的门槛采超高标准,导致行政院在修改相关法令时,更加投鼠忌器。例如,行政院本月23日所通过的《都市更新条例修正草案规定,都更委员会审理都市更新计划的过程当中,如果有争议,只要有一个人反对,就得强制办理听证会。这个「无异议」标准,恰使都市更新计划走入死胡同。

或许,这也正是为何行政院转而急就章的推动「绿能屋顶、全民参与」计划了。撇开各种发电方式难以比较的外部成本问题(如电厂安全、温室气体排放或老旧太阳能面板的回收),此计划仍有3个问题需要考虑。

▲为落实2025非核家园政策,行政院力推「屋顶种电」方案,除公共建筑外,亦鼓励民众在自家屋顶安装太阳能板。(图/记者李毓康摄)

首先,屋顶种电是一个为了在极短期间内达「非核家园」目标,而牺牲经济效率的政策。因为集中式发电能有「发电容量愈大,每度发电成本就会下降」的规模经济,相对于「屋顶种电」的离散式发电方式,火力核能的发电成本较低,且供电稳定度也较高。有鉴于此,近来国际社会对核能发电的态度已有大幅转变。例如,大陆、日本及韩国,近来皆增加核能电厂的兴建。反观我国则和此潮流背道而驰,并企图与德国及瑞士并驾齐驱,成为「非核家园」的先驱。如此一来,徒减自己的竞争力。

其次,行政院对屋顶种电拟采「政府零补助、住户出资」的财务处理方式,这意味着未来屋顶太阳能板的产权可能归属于兴建厂商,这也将使老屋重建协商更趋复杂。

最后,所谓「政府零补助」实际上会因为购电措施而导致台电的财务状况更加恶化。「绿能屋顶、全民参与」计划,拟要求台电以每度6.4元购入屋顶「种」出来的电。然而,目前台电以每度1.63元,提供给每月使用电力120度以下的住宅用户。这种以成本的1/4订价,不外乎就是变相补贴参与此计划的厂商及住户。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费利曼(Milton Friedman)在《选择的自由》一书中,曾对政府此种行为做了最佳注解:「官僚将他人的钱用于他人,唯有人性仁慈战胜私利,才能确使他们以最有利于受益者的方式运用经费。否则,浪费与缺乏效率乃必然的现象。」

总之,都市更新是摧毁品质堪虑的老旧住宅,给予民众未来高居住品质的愿景;但屋顶种电却仅是配合「非核家园」的理念,对居住品质的提升助益不大,也可能阻碍未来的经济成长。对于两者之间的取舍,端在政府的一念之间。

好文推荐

周治邦/政府的善意是否导致恶果?周治邦/军公教调薪 劳工同升天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页按个赞!

●周治邦,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台大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