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良/當前健保改革最重要的三件事
赖清德总统抛出健保改革议题,他虽然是医生,但完全不懂健保,是个大外行。
当前健保的问题,第一,是由于人口老化及新科技发展,健康照护支出中由民众自己负担的比例愈来愈高,健保承担的比率愈来愈低,逐渐失去健康保险的意义。
第二,是健保点值太低,医护人员普遍成为血汗劳工,医师、病人、健保署三输,所以各界要求健保服务的点值至少达到○点九五。简而言之,就是健保钱不够,眼看就要倒闭了。
想要解决健保的财务问题,以往都是提高费率及加收补充保费,但这已经不够了!解决健保财务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将投保薪资上限,从目前的二一九五○○再往上调高,让高收入者多负担一些。
我接任卫生署长时,投保薪资上限是五万,因此愈有钱的人负担的保险费比率愈低。我一口气调到廿万八千,是当时部长级薪水,也就是我的薪水。我朋友抱怨,此举让他每月交的健保费一下成长四倍,本人回应说,谁教你要赚那么多。
第二就是改革支付制度,这里指的是如何支付医事人员提供的医疗照护。多数相关的专家都同意,现行「论量计酬」(做一项算一个费用)制度并不好;在此制度下,做得愈多赚得愈多,因此医院倾向于多做,不但容易造成医疗的浪费,而且在总额固定下,点值当然就不断下降。负责健保财务的健保署,就要不断提高审查标准,造成与医疗提供者的对立。
因此美国开始采用「论病计酬」制(DRG,住院诊断关联群支付制度),一个病案治到好,一个费用;用愈少的成本把病人治好,医院就赚愈多。美国施行后,各国多加仿效,台湾经过多年研议,提出了台湾版的TW-DRG,但由于若干医界反对一直未能实施。本人担任卫生署长任内,排除众多困难,实施了第一阶段。前监察委员黄煌雄当年特别关心健保,举办健保总体检;他曾举行研讨会,询问多位医院院长对第一期DRG的看法,结果全数认为优点大于缺点。可惜人走茶凉,第二期就遥遥无期,有待健保署的魄力了。
其实论病计酬仍不是最佳解方,应该进化到「论人计酬」,这也是国际的趋势。也就是民众自行向某医疗团队登记为会员,保险人(健保署)依照这些会员的年龄、性别、健康风险等,将经费拨交给这个医疗团。医疗团的责任就是尽量让会员健康不生病,如果这个会员因病到另外一个医疗团就医,费用就由承揽的医疗团支付,所以民众的健康就是医疗团的收入及幸福。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改革,其实是让民众自组团队共同促进健康。我担任署长期间,发现台湾各地的公园或广场,都有各种团队一起早操、打太极拳或唱歌,如果某团员哪天没来,大家都会共同关心。运动对健康有很大助益,参加团队更可以减少孤独。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孤独是本世纪最大的健康挑战,英国因此成立「孤独部」,日本仿效办理。孤独及孤独死是台湾今日的重大健康问题,这些自发性团体没有正式的组织,无法直接给经费补助,因此由卫生署举办「活力健康秀」活动,于县市内优胜,则当年邀请参加全国比赛,优胜者可获得奖金及补助交通费。非常高兴得知卫福部国民健康署一直在执行这项工作,政府如何鼓励各地办理,才是最重要的健保改革。(作者为前卫生署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