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今年或许是潘建伟院士距离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的一次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科学家在万众期待中揭开了面纱,来自法国的科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塞林格三位物理学家分享了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为《纠缠光子实验、证明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性的量子信息科学所作出的贡献》。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是近十年中第二次颁发给了量子物理领域,第一次颁发给量子物理领域是在2012年,法国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与美国科学家大卫•维因兰德的《量子光学领域对光与物质间的密切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研究》而使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一次颁发给了量子物理领域。
今年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称得上是“量子力学领域之父”,他们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证明了物理学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爱因斯坦对于量子力学的质疑是错误的。而今年三位获奖的物理学家中,奥地利科学家安东·塞林格还是我国有着“量子力学”之父潘建伟院士的博士生导师。
潘建伟院士是我国为数不多的70后院士之一,201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时年仅41岁,是当时最年轻的两院院士。潘建伟院士本科和硕士就读于中科大近代物理系,硕士毕业后前往奥地利攻读博士学位,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安东·塞林格教授便是其博士生导师,潘建伟院士也是安东·塞林格教授带过的第一个中国博士生。
从奥地利回国之后,2005年,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正式建成,潘建伟院士任该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主任。从2015年起,潘建伟院士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常务副校长。
潘建伟院士博士师从安东·塞林格教授,安东·塞林格教授被誉为是“量子力学之父”;而潘建伟院士也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被誉为我国的“量子力学之父”。其科研成果《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还曾获得2016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潘建伟院士是首个通过实验实现量子隐形传态及纠缠交换、终端开放的量子隐形传态、复合系统量子隐形传态、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实现三、四、五、六、八光子纠缠;首次实验验证GHZ定理;提出利用现有技术可实现的量子纠缠纯化方案,并完成实验实现等等在量子领域诸多的重大科研成果,并受国际权威综述期刊《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邀请先后撰写关于多光子纠缠实验和现实条件下量子通信安全性的综述论文。
而今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在获奖发言中提到的多篇相关论文都有潘建伟院士的身影。因此,随着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科学家名单公布,潘建伟院士遗憾无缘,而诺贝尔物理学奖绝无可能两次颁发给量子纠缠领域。
不得不说,我国的量子力学之父潘建伟院士,今年可能是我国在未来十年中最接近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之一了,我们也期待潘建伟院士能有更多的科研成果,来年再战诺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