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和:大陆二炮打天下 东风15B钻地弹一切「为台北」

▲《汉和防务评论解析大陆导弹战力,用二炮包就能打天下。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加拿大媒体《汉和防务评论》月刊12月号发表题为《阅兵式体现核威慑变化》的文章,解析大陆导弹的战力,用二炮就能打天下。由此看来,九三阅兵体现了中国对美日五重核常遏制的意图,而且具体化。美国势必会采取对应措施。

阅兵式上东风-15B、东风-16、东风-21D、东风-26、东风-31A、东风-5B依次亮相,涵盖600公里至1.2万公里射程,具体体现了五重战略威慑、遏制力量的排列。首先看东风-15B短程导弹,一切遏制的起点从此开始,当然是针对台湾南中国海、东中国海上的纷争地区,主要是台湾,这种导弹涵盖了整个台湾海峡与台湾。

首先看外形的变化,必须注意的是东风-15B弹体变得更短,弹头追加了4个弹翼用于末段方向、姿态调整。《汉和防务评论》推断是,东风-15B最终的落点依然是头体一体的,因此为了提高突防能力,需要缩小导弹整体尺寸;此外,中段的飞行已经不再是抛物线方式,因此在二炮内部文献中,东风-15B被称作「战役战术导弹」;中段改以巡航导弹方式飞行,2次以上的爬高,改变轨迹,有利于躲避中段拦截;末段以90度垂直落下,依据弹头部署的差别,安装像雷达成像之类的末段引导系统,配合中段「北斗」卫星引导,提高精度,再依靠弹头安装的4片安定翼实施方向调整。

▼九三阅兵展示远程反舰巡航导弹鹰击-62 。(图/翻摄自环球网

锥形的弹头显示有可能安装延迟引信,打击地下目标;相当长的炮筒式弹头,依靠惯性打击深度地下目标,穿地厚度有可能达到10公尺到20公尺;因此可以确定东风-15B是为打击台北战略指挥目标设计的;当然东风-15B还可以携带子母弹、子母燃烧弹云爆弹、燃烧空气弹(Fuel Air Explosive)、石墨弹头等弹种,打击机场、发电站、电网目标。

一旦台湾海峡有事,美、日必定介入,这是二炮把战略威慑、遏制层次提高到第二层的意思,于是东风-16出场了,射程至少1000公里,主要威胁冲绳九州、四国的美军基地;弹头是多种型号的,包括核弹头特种弹头。二炮文献中,「特种弹头」的说法经常出现,甚至声称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都是核常、特种弹头兼备的。

东风-16的弹头也可以看出锥形结构,弹道导弹对冲绳的打击,首轮攻击也有可能是对指挥大楼、战略中心的袭击,因此需要安装延迟引信,穿透大楼,这是几次冷战后局部战争的经验,美军的巡航导弹、GPS制导炸弹在首轮攻击中,尤其是对政府、军事机关的攻击,都采用延迟引信,实现穿地;当然东风-16可以携带的弹种也应该是多样的,基本上可能与东风-15相同。

美日、中国之间因为台湾问题的遏制层次,到了这一步,势必招致美国多个航母战斗群的干预,到了这一层次,中美直接较量将难以避免,因此,中国对美第三层次的遏制,是使用新型的东风-21D打击航母舰队。这一层次,包括2种打击方式,第一种是打击港湾内的航母,主要针对日本横须贺基地的美军「雷根」号核动力航母,依照目前二炮弹道导弹的打击精准,采用中段「北斗」、末段雷达成像技术制导,直接命中港湾静止状态的航母是可行的。

第二种打击方式是相当困难的技术,即打击航行中的航母,首先采用海洋卫星岸基天波雷达、远程警戒雷达实施初测,海军、空军必须与二炮实施一体化作战,尤其是探测、指挥系统;其次采用核潜艇、无人机、岸基侦察机预警机对航行中的美航母舰队实施精确定位、跟踪,不断传回数据,东风-21D根据这些坐标,实施打击;这需要中国的各种探测平台前出到接近第一岛链海空领域。

弹道导弹的最大有利之处就是末段高速飞行,难以拦截;一旦发展到这一对抗阶段,美军极有可能对中国本土实施常规导弹、巡航导弹攻击,包括对岸基雷达、潜艇、侦察机实施打击,此外有可能率先启动太空战争,打击中国的海洋卫星,这样东风-21D会变成瞎子。

如此,中国的核、常规遏制层次就将升级到第四层,以东风-26直接攻击关岛军事基地。注意东风-26的弹头整流罩外观也是锥形的,意味着这一轮的攻击,依然以常规弹头为主,主要打击大型指挥中心,因此弹头安装延迟引信。《汉和防务评论》认为东风-26就是中国版的SS-20,射程达到5000公里。因此,按照美国的计算方式,这已经是「新型洲际弹道导弹」。

中美冲突发展到这一步,意味着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面临苏联、俄罗斯之外的,来自第三国的,采用中程弹道导弹攻击美国本土的威胁。因此美国势必打击中国境内的战略目标,甚至诱发全面核战争

于是来自中国的第五层遏制手段就是东风-5B、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今后还有东风-41。以东风-31A打击部分美国本土,包括阿拉斯加、夏威夷西海岸一部分,以东风-5B打击美国全境;后者的弹头舱扁平,类似苏联的SS-18,部署多弹头是毫无疑问的。

▼九三阅兵展示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图/翻摄自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