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看大陆》台湾老东北二代的第一眼中国(下)

七天六夜的上海行,看了许多当地的风景名胜,吃了不少当地著名饮食,但如果不提一下上海的「挤」,那就真是白来了这一趟。

怎么说?旅行的目的不只是搭车到景点,拍几张照片就完事,得走入当地生活的日常,这才算是玩的全面。

那为什么要谈上海的挤呢?上海是大陆最繁华的城市,有2600多万人口、比台湾还多,只要一出门,到处都是人,马路上车挤、搭地铁挤、搭公车挤、搭高铁挤、吃馆子挤、走到黄浦江外摊挤,连逛博物馆都挤,您看,这「挤」可不是大上海的日常吗?来到上海不挤这一挤,别说您来过。

在上海挤了几天,我看这个「挤」,是有学问的。

上海的挤有学问

上海车子多,道路上真是挤,在路口号志灯,这灯号一变,机车潮打前锋出来,一次就是一大片,但经过身边,一点声音都没有,接着轿车与公车随后,也几乎听不到公车的引擎声。原来,上海的机车都是电动的,公车大部分也是电动公车,没有声音、也没有废气,习惯了台北交通背景声音,刚到上海市有点不适应,过马路都会多看上两眼,确认没有往来车辆。

大陆机动车驾驶达4.22亿人、汽车驾驶3.8亿人。但此行我发现:上海街头的汽机车,喇叭声却不多,这也是个特色

听说,大陆人以前是很爱按喇叭的,这一年来,中国政府全力取缔按喇叭的驾驶与骑士,改善很大。据说如今上海马路上的监视器可以追踪收音,谁按喇叭,就定位并给你个特写,接着罚单就会寄给你了。

虽然我没亲眼见到如何取缔按喇叭,但见识了如何抓行人闯红灯。在外滩的马路口,都有立一根像告示牌的多功能荧幕,除了显示红绿灯及路口即时状况外,还秀出「违法人员」的照片(刚刚闯红灯的人脸及违法经过),所以外滩人虽挤,闯红灯者不多见。

说到外滩,从南京东路地铁站到外滩这段路,每天都是人挤人,尤其入了夜,那人潮来势更猛,人行道根本走不下,都要溢出到马路上来了,连路口都站不了人,一站马路就塞人了。为了维持秩序,那地方的交管人员是二十步一岗,才能勉强不让民众走到马路上来。

现场到底有多挤呢?有个爸爸带着大概是国高中的男孩逛外滩,个头不小,男孩也许太开心了,一个劲儿的往前挤,把爸爸丢在身后,就听见那位爸爸高举着手,朝男孩叫喊着:不要自己行动,等等我,站着等我。

男孩也举着手高喊:爸爸我在这儿,我在这儿……

但这一对父子被人潮推着走,爸爸挤不上前,男孩也停不下来,更别谈回头走了,于是就这么一路走着喊着。

有这么挤?是啊,每天晚上的人潮都像是台北跨年晚会散场的模样。

这么多人打哪来的?我发现这一大片人,就像是电影中的丧尸,默默地沿着南京东路往前走,都不会转弯绕路,其实拐个弯就没什么人了,一样可以到外滩。所以我推断,到外滩的人潮,八九成是外地观光客

周五中午涌人潮

说到挤,上海的地铁人可真多,我在当地几天的时间,各个时段都会搭地铁,尖峰时间不说了,非尖峰时间上车,车厢内依然略为拥挤,且短途搭乘的上下车民众不是很多,我想这与上海市中心地区难得一见住宅区有关,猜测多数人大概都在城市周边居住,交通十分仰赖地铁。

我还发现,上海地铁站周五中午就涌现人潮:一些大站人流不断涌入,毫无间断,仿佛台北火车站遇上农历年返乡人潮,而且不分男女,许多人都带上行李箱,一幅返乡度周末的画面。不知道大陆周五上班是否都无心恋战,中午过后就请假了?

周五,我在地铁站瞧见这个景象,就很庆幸自己是平常日搭高铁到苏州,换成是周末前往,恐怕寸步难行。

说到搭高铁,这是进出上海最简单方便的工具,虹桥火车站窗明几净、大得惊人,有超过三十个月台候车室松山机场还大!

平常日中午就已到处是人,排队买票要花上四、五十分钟,却只能买到约一个半小时后的高铁车位,由于大陆火车票购买采实名制,彻底杜绝黄牛票,且为安检、查验身分,搭车要花的时间成本更长。但此行,发现上海人并不插队,人多,但有序。

看到虹桥车站此等规模和日趋文明的秩序,让我对台湾交通基础建设进度缓慢,更忧心匆匆。

挤出生活新体验

最后,谈谈上馆子。上海的繁华,让它汇集中西各地菜系,不少知名餐厅可造访,但若无预定挤不进去,如影星舒淇投资的上海本帮菜餐厅「老吉士」,我等了将近五十分钟。另外,大陆知名火锅品牌「海底捞」,也候位近一小时。

但这样的挤,让餐厅发展出一些特色,如海底捞就提供桌椅及茶水给等候者,并有象棋、跳棋等娱乐用品,如果真的很无聊,还可以折纸鹤,一只可以抵五毛钱消费,在这同时,海底捞还提供洗眼镜、美甲擦鞋等免费服务,这不就是挤出来的餐饮文化吗?

人挤人,本来是件恼人的事,但对于出游的人来说,这,就是所到之处的日常,就是旅人在追求的。走进当地的人群,看到真正的风景,一种结合名胜古迹与人文气息的生活文化体验,丰富自己的人生。

这一趟旅行,在人挤人中,一度有感觉自己像是个生活在上海的人了,这种体验真的很棒。

然而,除了生活、文化上的体验,最令人激动的是,站在外滩堤岸,我觉得自己从未与父亲靠得如此之近:二代人,上海,一样情。(刘北元/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