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转型创新突围 工业局携手产业抢攻新常态市场
此次创新技术博览会将全方位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举办,实体展将于10月14日至16日于世贸一馆展出,线上展期为 10月14日至23日,以虚实整合办理扩大展期效益。工业局将协同工研院举办三场技术推广商谈会,10月14日首场「智慧创新」,邀请台湾发那科、欧权科技等知名厂商一同探讨如何以数位化、自动化、工业物联网等技术,延续台湾制造业于国际领先的关键竞争优势。19日第二场「零接触防疫」,包括西门子与邓白氏等国内外大厂将进一步分享如何运用5G、AI、云端等数位科技,建构后疫情时代新型态的产业服务及制造模式。22日第三场则以「绿色制造」为题,由来自工研院的专家团从新型态设计、制造工艺、材料、智慧化致能等面向,分析对环境影响,打造台湾绿色供应链。
15日由工业局主办之创新科技论坛(IPBC Taiwan),将以5G产业之智财策略为主题,上午场已邀请Nissan、Nokia、Micron等国际机构分享全球趋势与专利授权经验,下午场更将聚焦台湾经验,不但将由鸿海研究院新世代通讯研究所所长吴仁铭发表「5G 发展趋势与智财布局策略」之专题演讲,压轴的高峰座谈,更邀请到联发科技副总经理林美惠、宏碁集团全球法务长吴丽娟、台积电副法务长暨首席智权律师陈碧莉、以及宏达电副总经理暨法务长卢佳德等高阶主管,进行全球线上的「5G 经济与创新科技」对谈。
除了技术推广商谈会与创新科技论坛外,工业局将展出的45项创新技术也是一大亮点。在「数位转型」方面,亮点展品除台湾电力公司与台湾智能机器人科技所推出的变电所巡检机器人外,大龙王农产推出的FaaS农务即服务平台,可透过 IoT 数据建立农业数位分身,即时监控作物、优化种植流程,更成为台湾首度南进印尼之智慧农场技术;优显科技则推出巨量转移Micro LED之平面印章技术,是低成本且有效提高良率与生产效率的高潜力Micro LED量产解决方案。
在「国防航太」方面,棱研科技的 5G/B5G 毫米波阵列天线模组AiP(Antenna-in Package)技术,可应用至开放式无线电接取网路(O-RAN RU)架构所需射频前端技术,期望打造 5G 及低轨道卫星中所需的关键天线模组。另外汉翔航空工业也同步展示一系列国产航太科技,包括于109年6月执行首飞成功的高教机「勇鹰号」,以及能帮助提升训练效能的数据链路通信机及碳纤复材齿轮盒等。
在「先进医疗」领域,工研院与 3D 影像新创公司实见(Aemass)共同合作开发的「科技防疫-AI 光达人流感测系统」,可用于分析夜市总人数与社交距离,作为防疫策略拟定上的重要参考。其人流分析准确率达 90% 以上,并可延伸为活动人数统计及扩增实境等应用。 在「智慧生活」主题,海力雅集成的「机能美学洁能帷幕板」(Aesthetic Energy Panel)以欧洲建筑产业的安全与耐火规格,结合太阳能发电,并以拟真传统建材如大理石或原木之质感,打造可持续性零能耗建筑(ZEB Zero Energy Building)。高登智慧科技的「智慧化健康中心解决方案-RINGOAL Mini」,包含适合银发族及女性的多功能重量训练运动器材以及可量测自律神经等多功能的健康小站,提供专家编辑运动处方,先运用AI分析推测推荐阻力及速度,再运用大数据分析得出使用者的运动成绩。
「智能制造」方面,博府智造的智慧研磨抛光技术,利用开发自动补偿及柔性力控技术,有效改善传统研磨制程,更透过智慧自调适让机器手臂得以重现老师傅技法,可简易导入并通用各品牌机器手臂,堪称半导体、工具机及水五金等产业扩大产能收益的最佳帮手。所罗门的「JustPick 智能分拣系统」,透过 AI 3D 视觉与深度学习,赋予机器人感知能力,不需事先学习即能成功辨识不同物件,可协助制造业及物流业取代人力拣取、包装、拆堆栈等工作,实现工作场域全面智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