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丨保险业风险减量管理实践的四川样本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北京报道

四川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历史悠久,自古就被誉为“天府之国”。但天府之国亦是多灾之地,灾害频发也是四川历史的一部分。四川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交界地带,地质结构复杂,是地震多发区。此外,四川的地理环境也使得洪水和泥石流成为常见灾害。特别是在雨季,暴雨导致的洪水和泥石流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强调,保险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奋力写好“五篇大文章”的保险篇,切实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通过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灾害防护网。

记者在四川调研时了解到,在政策引导下,国寿财险四川分公司采用科技工具、卫星遥感技术等科技手段,以“人防+技防”实现从被动的“风险等量”向主动“风险减量”管理的转变,在四川开展农业巨灾风险分散的探索与实践,致力完善农业巨灾风险保障模式。

科技赋能巨灾风险保障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做好“五篇大文章”“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强调建立健全巨灾保险保障体系。为落实这一要求,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进一步完善巨灾保险制度的通知》,加快推动巨灾保险高质量发展。

四川作为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冬春防火、夏秋防汛、四季防地灾、全年防地震”是四川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突出特点。记者在四川调研时了解到,在政策引导下,国寿财险四川分公司采用科技工具、卫星遥感技术等科技手段,以“人防+技防”实现从被动的“风险等量”向主动“风险减量”管理的转变,在四川开展农业巨灾风险分散的探索与实践,致力完善农业巨灾风险保障模式。

自2018年起,国寿财险四川分公司就探索多种产业天气指数保险,并将天气指数保险模式创新应用于农业巨灾保险领域,通过依托气象部门、权威专家为项目提供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实现了农业巨灾风险的有效分散和补偿。

2020年,国寿财险四川分公司率先在四川省内创新开展地方政策性涉农巨灾天气指数保险工作。

据了解,天气指数保险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或几个气候条件(如气温、降水、风速等)对特定农作物的损害程度指数化。保险合同以这种指数为基础,当指数达到一定水平时,被保险人就可以获得相应标准的赔偿。这种保险产品设计旨在把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的损害程度量化,通过客观的气象指数作为赔付标准,省略了灾害发生后的定损过程,理赔快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农业巨灾天气指数保险基本原理与常规天气指数保险大体一致,具有常规天气指数保险的一般优势。但保险标的并非特定农作物,而是承保地区全域的农作物。被保险人也非特定农作物种植户,而是对保险地区农业生产负有灾后救助义务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赔款则用于补偿政府部门恢复农业生产而支出的灾后救助费用支出。

国寿财险四川分公司副总经理吴劲松表示,相较于传统巨灾保险,其具有数据可量化、理赔公允性、管理成本低、理赔时效快的优势,此外还能借助再保市场实现风险分散。

在调研中,记者了解到,2024年眉山市仁寿县农业巨灾天气指数保险方案设定了三个保险责任:强降水事件、高温热害事件和干旱事件。该保险模式通过量化气候条件对农业损害程度,为政府提供快速、公正的理赔,解决了地方政府应对灾害时救灾资金的短缺问题,提高了救灾资金使用效率。

截至2024年5月,国寿财险四川分公司累计为四川全省8个地市的17个区县专项定制了巨灾指数保险产品,提供近4亿元的巨灾风险保障。巨灾赔款支出合计已超1900万元,有效解决县域救灾资金不足的痛点,充分发挥了巨灾保险在助农恢复生产的重要作用。

风险减量 防重于赔

在高危行业开展风险减量管理服务也是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的重要体现,本次调研中记者还走访四川省川煤华荣能源公司(以下简称“川煤”)绿水洞煤矿,了解保险业在安全生产领域风险减量管理方面所做探索和尝试。

在煤炭领域,尤其需要发挥保险特有的事故预防、防灾减损等风险减量管理职能。但现阶段,保险机构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主要体现为经济补偿,在风险评估、事故预防等方面的作用远远不够,这种情况在高危行业保险领域表现得更加突出。

湖南大学保险精算与风险管理研究所所长张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保险公司进行风险减量管理对其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过去,保险公司更注重理赔,而现在需要加强前端的防灾减损工作。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必须提升前端的服务功能,把重心放在风险减量上。同时,保险公司还需要在事中的损失控制和事后的损失补偿方面加强能力,使得整个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防灾减灾重在防控。张琳指出,保险业开展风险减量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前期对企业和个人提供风险管理和灾后减损的教育,同时提供各种防灾减损的手段,确保被保险人在遭受风险后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目前保险进行风险减量管理的主要趋势是将风险管理服务前移,在防灾减损方面提供更多的教育和手段。同时通过科技赋能,将风险防控放在前端,尽早识别风险,减少风险的暴露。

记者了解到,国寿财险四川分公司联合成都飞英思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英思特”)共同构建起了川内首个“保险科技服务”服务生态,并打造了全新的“智慧煤矿风险监测系统”,通过先进的无源无线技术、大数据等信息化的手段,结合物联网监测监控的应用,为承保煤矿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风险减量管理服务,提升煤矿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减少事故,降低赔付。使保险从简单的事后理赔转向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兜底的全新保障体系,真正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职能。

“赔付是义务,陪护是服务。”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副总裁周海涛强调,风险减量服务面临的挑战是怎么样正确地落实好风险减量,就是防重于赔。

张琳表示,过去,保险公司在前端服务上的投入不足,特别是在财产保险领域,更多关注的是后端的理赔。然而,现在要求保险公司在前端提供更多的服务,这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规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记者了解,“智慧煤矿风险监测系统”通过有针对性的大量部署无源数据采集终端,达到了煤矿企业井下、井上监控设备无电运行的要求,全面覆盖矿区生产中的重点风险源头,可实现对煤矿企业用电安全风险、设备风险、资产仓储风险、气象风险和地质风险等重大危险源数据采集,并借助现代通信、AI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将分布于企业的各感知终端链接在一起,风险数据异常时及时预警至安全生产管理者,便于及时排查隐患,提升企业风险识别和处置能力。

通过引入飞英思特“智慧煤矿风险监测系统”,把保险服务嵌入煤矿企业的管理与生产流程中,为企业提供专业的风险管理、过程风险预防和控制服务,从简单的“险后”补偿转向“险中”响应、“险前”预警。通过“智慧煤矿风险监测系统”对企业日常生产监测形成的高质量风险评估、整改报告以及风险管理培训,使企业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完善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切实提升了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

在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期间,“智慧煤矿风险监测系统”共发生报警34次,防范多种关系到生产经营的外部风险。这些预警信息为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上提供数据支持,为潜在隐患点位提供有效预警,有效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给企业和员工造成额外的损失。

周海涛表示,经营风险,补偿损失,是保险的必然职责;减量风险,降低损失,则是保险的天然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