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实体经济遭遇资金荒
在11月底举行的印度尼西亚央行年会上,实体经济面临资金流枯竭的问题引起广泛关注。虽然印尼央行行长佩里·瓦吉约对未来信贷增长表达了乐观判断,但经济学界普遍持谨慎态度。
印尼央行数据显示,2023年10月广义流通货币余额为8505.4万亿印尼盾,环比增长6.0%,同比增长3.4%。同样在10月,银行业第三方基金总额仅同比增长3.9%,银行存款环比增速亦大幅萎缩;而2023年9月的同比涨幅为6.54%,8月的同比涨幅为6.24%。
印尼经济界担心这种情况的持续将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生产活动减少,甚至引发裁员问题。印尼阿帕克投资公司专员登尼·索特利斯诺表示,目前印尼银行信贷增长还没有达到两位数,第三方资金来源也在放缓。“银行流动性枯竭肯定会对许多行业产生影响,投资信贷扩张将会减少甚至停止,企业家只能通过寻求海外资金或增加自有资本扩大生产和出口来寻找出路。”
业界对当前印尼市场的资金荒意见不一。银行界对于贷款普遍持谨慎态度,转而将更多的资金投入证券、债券等赢利较大的领域。印尼中亚银行董事维拉·伊维则称,工业信贷增长放缓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所致。
印尼人民银行总裁苏纳索表示,今年流动性趋紧主要是因为政府支出放缓和资本外流。政府支出有限体现在国内净资产增长放缓方面。截至今年10月,政府支出的实现率仅为73.2%,低于2018年至2022年期间的平均政府支出74.3%。同时,股票和债券市场的资本外流导致外国资本净资产下降,10月证券资本流出2.8亿美元。二者均对银行存贷比造成压力。截至2023年9月,银行业存贷比达到84%,而在2022年12月这个数字仍低于80%。
国家银行协会被列为存贷比增加最快的银行团体。截至2023年9月,国有银行存贷比达到89.31%。苏纳索表示,“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国有银行仍然敢于增加信贷。截至2023年9月,国有银行平均信贷增速为10.94%,高于行业平均增速8.99%;国有银行的第三方基金筹集水平也较高,为9.07%,而行业平均水平为6.54%。
面对市场担忧,印尼总统佐科在央行年会上敦促银行“不要过分小心”,要增加信贷分配,特别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分配。他说,已经向央行行长佩里转达了有关想法,“可能有太多资金用于购买证券和债券,进入实体行业的资金减少了”。佐科还说,“要谨慎,但也不要太谨慎”,“每个人都太小心,结果就是实体部门的货币流通已经枯竭”。
佐科同时对政府支出情况未实现最佳表示遗憾。他说,如果政府预算被吸引,就会增加实体部门的货币流通。特别是印尼当前正值经济增长放缓之际,2023年第三季度增长速度已经跌破5%,且面临着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和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
针对今后两年信贷增长的前景,央行方面判断,银行信贷将保持高位增长,在2024年达到10%至12%,而到2025年提高到11%至13%。
不过,业界对此心存疑虑。印尼经济和金融发展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阿维利亚尼表示,如果信贷分配只是针对某些部门,该目标并非不可实现的,但从总体上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阿维利亚尼表示,问题的核心在于信贷需求较低。一方面,目前没有太多基础设施建设,只要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下去,10%至12%的增长目标是可能实现的。另一方面,许多行业企业如矿业公司往往要到大选后才能获得许可证。印尼大选将于2024年2月举行,并在10月进行政府换届。现在能够增加的信贷主要依靠的是营运资本或扩张投资。
阿维利亚尼同时表示,“银行总是跟着业务走的,如果有需求,银行肯定会提供信贷”。他说,信贷分配的方向也必须明确。“有人说这是一个‘日落区’,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的方向,这正是银行当前处境的写照。” (经济日报驻雅加达记者 陈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