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编舞大师阿喀郎「最后独舞」 封箱作隐喻:剧场是最后避难所
▲阿喀郎・汗「最后封箱独舞作品」《陌生人》片段。(影/记者林育绫摄)
▲世界级舞蹈大师阿喀郎・汗(Akram Knam)「最后封箱独舞作品」《陌生人》在台湾登场。(图/国家两厅院提供,下同)
世界级舞蹈大师阿喀郎・汗(Akram Knam)曾在2002年被林怀民邀请来台演出,一舞爆红!17年后的今天,他将在台湾献上舞者生涯「最后一个封箱独舞作品」《陌生人》,亲身诠释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也提到,现代人越来越少聚集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故事,更多时候是透过手机独自在家追剧等等,但这是令人担忧的,走入剧场的形式逐渐进入时代尾声,剧场也成了最后一个避难所。
▲阿喀郎・汗17年前初次来台演出,从舞坛的明日之星一路成长为世界顶尖编舞大师。
阿喀郎・汗拥有孟加拉的血统,在英国伦敦成长,还有印度传统舞蹈卡达克灵魂、现代舞身形,17年前他以编舞金童之姿,应林怀民邀请来台演出而爆红,后来陆续来台共6次,从舞坛的明日之星一路成长为世界顶尖编舞大师,如今他将于台湾献上舞者生涯最后一个独舞作品《陌生人》,先前已在台中国家歌剧院演出,本周末(11/1-3日)将于台北国家两厅院登场。
▲在《陌生人》作品中,他亲身诠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殖民地身份加入战争的印度籍佣兵。
在《陌生人》作品中,他亲身诠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殖民地身份加入战争的印度籍佣兵,身处异乡,是个出征国的陌生人,也是陌生人的敌人,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陌生人」在希腊文中有很多不同意斯,包括外地人、宾客,然而「我们活在一个充满排外性的世界」。
▲▼这也是他最后一个独舞作品,此后将从独舞的舞台退休。
至于为什么要以独舞来呈现?阿喀郎笑说「其实是我犯傻!」坦承在创作过程中就发现很吃力,而这也是他最后一个独舞作品,此后将从独舞的舞台退休,一方面也是因为今年45岁,做起来已经很吃力了,未来或许会有短的独舞片段,但不会再有整出独舞作品。
在演出中,阿喀郎用留声机、绳索等道具来互动,他提到在一战时期,政府常以留声机来传递指令给军队,而绳索有时候象征着电缆,当时靠着电缆接收通讯相当危险,因为很可能会接错,而被敌营得知战情。从事接电缆工作的佣兵甚至有被枪杀风险,因此通常由殖民地的士兵来做。
▲阿喀郎认为「剧场成了最后一个避难所。」
他也提到,其实现代人越来越少聚集在一个场所,一起分享彼此的故事,这种形势已经相对「传统」了,现在的人更多时候是透过手机,就能独自在家追剧等等,越来越不需要彼此交流,但这是令人担忧、危险的,因此自己所在做的事情,就象征着时代尾声,对他而言,「剧场也成了最后一个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