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动人心的方式沟通

旺报社评

日本《日经亚洲》披露,大陆候任政协主席王沪宁获得授权,制定新的对台方略,可能提出取代一国两制的新论述。外媒传闻难以证实,北京放弃一国两制也脱离实际,但观察王沪宁1980年代学者生涯中与台湾学术界交流的轨迹,至少可以确定,王沪宁接掌对台事务,「文攻」必然调整和加强。

两岸论述应着眼两点

北京若调整两岸论述,应着眼两点:一是争取台湾多数民意认同和信任,至少不再有情绪性的排斥;二是说服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避免国际因素过度介入两岸关系。上述两点,正是过去几年台海情势动荡、危机四伏的关键所在。

大陆对台论述亦有软、硬两套,软的如统一后有好处、两岸和平发展可释放红利、两岸一家亲等,硬的则诉诸民族大义、主权神圣不可破坏,及不排除使用武力等,带有训诫、警告之意。大陆对台论述在不同时间、针对不同对象,在软硬之间切换,有时软的更软,有时硬的更硬。

软硬结合并没有错,但大陆忘了一点,论述的目的在沟通与说服,对台论述宜「软」不宜「硬」。尤其大陆军力、经济、科技及外交等硬实力已今非昔比,对台湾应更自信、大气,不需要训诫或责骂,而是说服、沟通。设想,如果前一天听到的是「硬话」,后一天听到的又是「软话」,矛盾的讯号反而会让民众因混淆而不信任,久而久之就演化为恐惧和疏离。

以「不排除对台动武」为例,这句话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一路沿用至今,亦载入中共二十大报告,俨然成为中共的神主牌。尽管北京领导人三番五次、苦口婆心澄清,武力只针对极少数台独和外部势力,绝非针对多数台湾民众,但一般民众难以理解,飞弹如何分辨谁是台独?谁不是?这种威胁感,助长了台湾社会恐中、抗中的氛围,也成为国际社会反中挺台的理由。

大陆至今依然坚持和平统一,基于《反分裂法》对台动武的政治、法律逻辑相当缜密,问题出在对台论述的方式和技巧。假如换一种方式说:「只要台湾不追求独立、不寻求外部势力介入,台海两岸就可以永续和平,透过交流与融合化解政治分歧,也不会存在任何使用武力的问题」。上述论述的实质内涵并没有改变,但相信多数台湾民众都会感受到,这是一种商量式的语气,而不带有威胁或训诫的意味。

对台论述宜软不宜硬

同理,大陆针对国际社会的台湾论述,也有调整和改进的空间。最鲜明的案例,莫过于去年底美国科技大老马斯克,突然抛出「台湾特区论」,大陆外交部发言人第一时间语带贬义的暗示「外人无权干涉」,但时任驻美大使的现任外长秦刚发出推文表达肯定之意,让马斯克的涉台言论从「妄议中国内政」的负面定性,变成「乐见认同一国两制」的正面定性。换言之,大陆对马斯克涉台言论定调的转变,带来「多了一个朋友,少了一个敌人」的效果。

马斯克的「台湾特区论」并未提及统一,但言下之意很明确,希望北京给台湾比香港更宽松的政治地位,避免台独引发台海战端。大陆决心「统一」台湾,国际社会通常用「并吞」取代「统一」,马斯克希望以统一避战,自然不容于西方社会,但「台湾特区论」并未引发太大国际社会反弹,民进党也未大声抗议,这说明了沟通技巧的重要。

中共提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目的在实现统一,但换个角度,也是在解决两岸对抗所造成的战争危机,论述上大可用「台海永久和平方案」等中性概念。同理,「统一后」的表述往往给外界「占领后」的负面印象,不妨改为「台湾成为和平特区后」,将更容易获得国际社会乃至台湾民众的共鸣。若两岸中国人真正达成和平方案、建立和平特区,那就是真正的「融二为一」,这是比传统意义「统一」概念更高层次、更加心灵契合的境界。

习近平鼓励「讲好中国故事」,凸显对外政策论述的重要性。两岸同文同种,大陆对台论述更应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善意与智慧,讲好两岸和平方案、用感动人心的新论述与台湾社会、国际社会沟通,如今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