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有情爱百姓 空前绝后好皇帝

梨园老将风釆依旧。2002年高龄的梅派京剧大师张春秋女士主演了全本的《贵妃醉酒》等精彩剧目。(新华社)

玄宗回头看见火光,明白怎么回事后,马上让高力士带人把火扑灭了。他说:「士庶各避贼求生,奈何绝其路。」唐玄宗固然对安史之乱的爆发要负责任,但是,尽管如此,一位皇帝,在后有追兵、前途未卜的逃难路上还能想到百姓利益,也就算难能可贵了。

第二,他是一个有才的皇帝。中国古代从秦到清,几百位皇帝,其中当然不乏有为之士。但是,就像毛泽东所形容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大多数有为的皇帝都只具备政治才华。当然,皇帝之中也不乏才子,像南唐后主李煜,所填之词就独步千古,号称「粗服乱头,不掩国色」。还有宋徽宗赵佶,那是瘦金体的创始人、宫廷画家的知己,号称书画双绝。可是,他们治国的本领又都太差。谁能像唐玄宗那样又能治国、又多才多艺呢?他不仅能创造开元盛世,还能写诗、能作曲、能弹琵琶、能打羯鼓、骑马打猎、挥杆打球也不在话下。他设立梨园,亲自「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最终成为戏曲界尊奉的梨园鼻祖。过去艺人们演出之前,都要上香祈祷「老郎神」,所谓的老郎神其实就是唐玄宗。帝王活着的时候作威作福,大家司空见惯。但是,能够在千载之下还享受民间自发祭祀的,除了唐玄宗,恐怕再没有别人了。

三教并重 三教合流

但是,不要以为唐玄宗只有艺术才华,在思想领域,唐玄宗也不乏创造。他曾亲自为《孝经》、《老子》、《金刚经》做注。《孝经》是儒家经典,《老子》是道家经典,《金刚经》是佛教经典,儒释道三家也正是当时中国最主流的思想体系。玄宗为什么要给这三部经典做注释呢?这就叫做三教并重、三教合流。这不正是中国后期思想领域发展的主旋律吗?能认清思想发展的脉络,本身就算是有思想了。正是在唐玄宗的引导和提倡之下,开元盛世才显得格外文采焕然。文化的保存和传播都要靠图书,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藏书是为了保存以往的学问,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开创未来,培养未来的学者。怎么培养呢?办学校。开元二十六年(七三八年),唐玄宗下令天下州县,每乡都要设置学校一所,以教授学生。正因为这样重视文教,当时的社会温文尔雅,蔚然成风。按照《旧唐书.玄宗本纪》的说法,就是「垂髫之倪,皆知礼让」。有这样风雅的皇帝,有这样风雅的社会风气,唐代人才辈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他是一个有情的皇帝。说到唐玄宗的情,恐怕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他和杨贵妃的爱情。这段爱情经过《长恨歌》的描摹,早已经家喻户晓。李杨爱情固然感人肺腑,但是,如果只是钟情妃子,那陈朝的陈后主陈叔宝、南唐的李后主李煜也能做到。唐玄宗的用情可比这广泛多了。他还爱谁呢?爱兄弟。我们知道,因为皇权的独尊性,所以皇家少真情,即使是兄弟之间,也常常发生你死我活的斗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手刃兄弟不是最好的证明嘛!可是,类似的事情在唐玄宗身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唐玄宗兄弟一共五个,他排行老三。经历少年时期的同甘共苦后,唐玄宗对兄弟一直表现得眷眷深情。特别是大哥李宪(李成器),虽然位居嫡长子之尊,但是,在李隆基当皇帝这个问题上谦退恬淡,鼎立相助,更让玄宗感激。

开元二十九年(七四一年),李宪病逝,唐玄宗亲自写了祭文,放在大哥灵前。祭文写到:「隆基白:一代兄弟,一朝存殁,家人之礼,是用申情,兴言感思悲涕交集。大哥孝友,近古莫俦,尝号五王,同开邸第。远自童幼,洎乎长成。出则同游,学则同业,事均形影,无不相随。顷以国步艰危,义资克定,先帝御极,日月照临。大哥嫡长,合当储贰,以功见让,爰在薄躬。既嗣守紫宸,万机事总,听朝之暇,得展于怀。十数年间,棣华凋落,谓之手足,唯有大哥。令复沦亡,眇然无对,以兹感慕,何恨如之。然以厥初生人,孰不殂谢?所贵光昭德行,以示崇高,立德立名,斯为不朽。大哥事迹。身殁让存,故册曰让皇帝,神之昭格,当兹宠荣。」在这篇祭文中,把大哥封为皇帝,虽然奇特,却并不能真正让人感动。但是,一位皇帝,能够记得自己还是大哥的弟弟,却真正显示出了人性的光辉

但是,讲到唐玄宗的情,更有光辉的还不是爱兄弟,而是爱百姓。我们不是讲过潼关失守,唐玄宗从长安出逃四川吗?经过储存钱帛左藏库时,杨国忠说:「无为贼守。」想要把它烧毁。唐玄宗怎么决定呢?他愀然不乐,说:「贼来不得,必更敛于百姓;不如与之,无重困吾赤子。」经过便桥之后,杨国忠为了截住追兵,就把桥烧了。唐玄宗回头看见火光,明白怎么回事后,马上让高力士带人把火扑灭了。他说:「士庶各避贼求生,奈何绝其路。」唐玄宗固然对安史之乱的爆发要负责任,但是,尽管如此,一位皇帝,在后有追兵、前途未卜的逃难路上还能想到百姓的利益,也就算难能可贵了。

人地关系和谐

第一,这是一个富裕的时代。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国家的富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地关系的平衡程度。唐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人口与土地的平衡关系解决最好的时刻了。

按照《通典》的记载,唐玄宗天宝十三年(七五四年),全国共有户籍人口五千两百八十八万人。而根据今天学者们的测算,当时唐朝全国实际人口应该超过七千万。这么多的人口,对应的可耕地有多少呢?根据现有史料推算,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六点六亿亩。

这意味着,当时人平均占有的可耕地面积超过九亩。这是一个在当时生产力水准下相当协调的比例。对比一下今天的情况就知道了。现在中国的可耕地面积大约十八亿亩,可是,人口也多达十三亿,平均每人占有的耕地才一点四亩,已经远远比不上唐玄宗时代了。正是因为人地关系和谐,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耕者有其田,才会有杜甫所谓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