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4种症状快就医 恐椎动脉剥离
英国一名女子因为姿势不良而导致椎动脉剥离。(示意图/pixabay)
英国一名23岁护理师娜塔莉(Natalie Kuniciki),近日下班和友人躺在床上看电影,并以枕头垫高脖子,转动调整成最佳观看姿势,脖子还发出「喀、喀、喀」的声响,朋友问她:「妳的脖子怎么了?」娜塔莉不以为意,继续维持相同的姿势,还小睡了十五分钟。
没想到,醒来后娜塔莉发现自己的左脚无力动弹不得,起身上厕所还重重摔倒在地上,紧急送医诊断后,医师研判是姿势不良,诱发椎动脉剥离破裂,造成大脑中形成的血凝块引发中风。
姿势不对,小心血管就剥离
卫生福利部双和医院中风中心主任陈龙表示,椎动脉剥离的确有可能受到外力因素影响,譬如颈部剧烈的扭动、不当的整脊按摩、打球时头颈部受到撞击、坐云霄飞车等等。
不过,脑中风最重要的问题根源,还是出在血管本身。
陈龙说:「事实上,绝大部分健康的血管并没有想像中脆弱。」但如果血管壁因为动脉硬化、长期性偏头痛、先天性结缔组织疾病等,造成血管壁结构出问题,扭一扭脖子就可能造成血管破裂剥离,形成血块循环至大脑造成中风。
动脉硬化的元凶是高血压、抽烟和糖尿病。根据2012年一份针对1972名脊椎动脉剥离病患所做的文献回顾分析指出,发生椎动脉剥离的病患中,有50%有高血压,血压过高是增加血流冲击破坏血管壁的动力因素。另外,抽烟也会提高动脉剥离发生的风险。还有一些椎动脉剥离的人,被诊断出有先天性结缔组织疾病,由于组织结构耐受性比较差,一受到外力的冲撞,血管容易剥离。
剥离可以预防?
椎动脉剥离经常是瞬间发作,事前很难有征兆。一旦发生,多半出现的是手脚无力、口齿不清等脑中风症状:
・「临」时手脚软:单侧手脚无力,或单侧举不起手脚 (ARM)。
・「微」笑也困难:脸部表情不对称,或嘴角歪斜 (FACE)。
・讲话「不」清楚:口齿不清或无法表达(SPEECH)。
・别「乱」快送医:看到以上其中一种征兆,立刻记下发作时间,通知119紧急送医(TIME)。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赶紧就医进行检查、治疗,治疗的方式就不见得是使用血栓溶解剂,而是给予椎动脉装支架治疗。在台湾,因椎动脉剥离者约占中风的1%。
有没有办法提早发现动脉血管有问题?
有,颈动脉超音波。
陈龙指出,颈动脉超音波可以了解血管的结构,例如明显的动脉硬化或其他异常,以及测量颈部血管的流速及阻力,了解颈动脉血流及椎动脉的血流是否异常。
能不能预防?
最基本的是:有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要控制好;没有三高者的人。平时应保持良好的健康生活型态,如均衡饮食、标准体重、每天运动至少30分钟、戒烟、戒酒、充足的睡眠等。
资料来源:The Sun、双和医院中风中心主任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