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群上分享的一個善舉 意外成了50萬人響應的善意大流行

二○二○年三月,澳洲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封锁。 新华社

二○二○年三月,澳洲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封锁,媒体上充斥着死亡、混乱与民众囤积日用品的报导。当地反年龄歧视运动领袖凯瑟琳.贝瑞特(Catherine Barrett)明白有许多人情味的小故事都不为人知。

当时大家都濒临崩溃,但也有很多人在努力尝试做些什么。有一天,她的一个邻居在大楼的公共桌上放了一盒卫生纸,附了一张便条,上面简单地写道:「想哭就抽张面纸吧。」凯瑟琳对这项举动深受感动,因为它显示了某人了解大家都在受苦。

她于是有了一个主意。她在脸书上创立了一个社团,名为「善意大流行」(Kindness Pandemic),并且发布那盒卫生纸与便条的照片。她写道:「这个单纯的举动意义非凡。我设立此一社团的目的在传播善意……我也希望这个社团能够恢复我们彼此间的信心。」她邀请大家「让善意发声」,分享他们自己与别人的善意小故事。

(本文出自《慷慨的感染力》)

社团很快就成长到超过五十万人,一周接一周,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员诉说着他们自己或所目睹的善举故事。凯瑟琳决心进一步推广善意大流行,于是做了一件颇为大胆的事。她创造了一个简单的架构,让其他人可以自行使用善意大流行的品牌,以便在地社团的建立与协调合作。

不消多久,脸书上就有超过七十个地区性的善意大流行社团,不仅传播着有关善举的故事,也引导成员使用当地的服务与资源。来到任何一个善意大流行社团的访客都会看见一幅温暖人心的拼贴画,由在地与全球成千上万的善行随机组成。以下是几个例子:

翠西.罗威德(Tracey Rohweder):「感谢昨天一二○号公车上的女士。她发现了我女儿因为把书包忘在公车站所以很不开心。感谢你用关怀、体谅的妈妈语气来安慰她,这正是她需要的。你查看她的情况,要她做几个深呼吸,还表示愿意替她打电话找人帮忙。她有焦虑症与自闭症,害怕得无法动弹。是你的善意让她恢复平静,她也才能够打电话给我,告诉我事情经过。今天我们拿回书包了!你拯救了她,还有我!」

金洁.罗杰斯(Ginger Rogers):「这些花是今天一个小男孩在我经过他家时给我的。他当时正在花园里玩,他看到我,要我等一下,然后摘了几朵花送到我手上。那个小男孩可能无法想像这个不经意的善举对我如何意义重大。」

社团成员:「我爸的丧礼今天举行,在威尔斯,距离这里将近一万七千公里。我没办法去参加。牧师请我的亲戚让我为爸爸录一段话,在丧礼上播放……有个我完全不认识的年轻女士凯蒂,将丧礼从头到尾直播给我看,从离开家、仪式、悼词……在棺木后面随行,来到墓地、在威尔斯的乡间下葬,让远在澳洲的我全程参与。

我的工作伙伴也送给我一条柔软的毯子和一个关怀包裹,支持我度过这场差不多在半夜的直播。我无法用言语表达所有这些善举对我度过悲伤有多大的帮助。」

社团成立后有超过两年时间,像这样的故事不断地涌入。这是名副其实的善意大流行,而且是由一个人自然而然的举动所触发的。

我们还有多少这样的善意大流行?在一个人人相互连结的时代,真的是不可限量。透过成为一个付出者,我们不仅逆转了自己生活的资产负债表,也鼓舞其他人一起变得慷慨。

我们人类无需像梦游般过生活。我们与其他任何物种不同,我们有能力退后一步、反思、想像、独自或大家一起下定决心。我们全都是未来的共同作者,而我们共同书写的故事可能会让我们惊讶万分。

(本文出自《慷慨的感染力》作者:克里斯.安德森 译者:王晓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