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随意的善举具传染性、散播快乐的影响力超乎想像!

日行一善能带来快乐,但要帮助老弱妇孺、贫困者才叫善行吗?其实像给人搭便车、送杯饮料给朋友等小小的善意举动,就能让他人感受到温暖和愉悦感。根据一篇2022年8月发表于《实验心理学期刊:总论》的研究显示,慷慨的行为具有传染性,接受他人帮助、分享或捐赠者也会相对付出,将自己收到的善意向外传递。。(示意图/ shutterstock)

日行一善能带来快乐,但要帮助老弱妇孺、贫困者才叫善行吗?其实像给人搭便车、送杯饮料给朋友等小小的善意举动,就能让他人感受到温暖和愉悦感。根据一篇2022年8月发表于《实验心理学期刊:总论》的研究显示,慷慨的行为具有传染性,接受他人帮助、分享或捐赠者也会相对付出,将自己收到的善意向外传递。

该研究为德克萨斯大学与芝加哥大学学者共同进行的系列实验,第一项实验由研究者在公园招募84名参与者,请他们选择将一杯热巧克力赠送给陌生人或自己留着,有75人同意由研究者将饮品递给陌生人,并告知是参与者赠送,再请接收者自评自己的心情,给予者猜测他人收到饮品的感受,结果显示给予者低估自己举动的重要性,给予者预估接收者的情绪平均为2.7,接收者自评为3.5。

第二项研究将200名参与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中的50人因参与实验获得一个蛋糕并给自己的心情评分,另外50人则猜测接收蛋糕者的感受,实验组的100人中,50人被告知可以把蛋糕送给陌生人,并分别帮自己和接收者的心情评分。结果显示,透过善举收到蛋糕的接收者,比对照组接收者更快乐。

最后一项研究,参与者在游戏前收到来自实验室商店或另一位参与者赠送的礼物,接着请收到礼物的参与者在游戏中将100美元分配给自己和一位未知的接收者,结果发现透过另一名参与者的随机善举收到礼物的接收者,在游戏中对陌生人更加慷慨。

获得帮助者,也会诱发善心去帮助别人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兼任教授林家兴表示,生活经验让我们感觉到「施比受更有福」,上述研究显示,受者的心情比施者所想的还要好,是很有意思的发现。

林家兴说明,研究中「施者」所从事的善行,并没有用到自己的钱或资源,乐于助人的心情会很好,但如果要使用自己的资源或钱去帮助别人,结果可能会涉及损失多少和是否值得所影响;另外「受者」都是陌生人,针对陌生人所进行的善行比较单纯,会让受者的感受更深刻、心情通常也会比较好,若是认识的人可能就会牵涉到认识的程度及关系好坏的影响。

从研究中也发现接受帮助的施者,在有机会帮助别人时,通常比较乐意,心情也较好,人在获得别人帮助的时候,也会诱发善心去帮助别人,形成一个善行的循环,对陌生人提供举手之劳的小善行,接受者感受到的温馨与愉悦感超乎我们想像,建议民众可以养成随时助人的习惯,让善行在社会中增长,大家自然都能从中受惠。

从事善举不要有太多的「以为」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叶雅馨表示,我们都知道对人为善会让人有良好的感觉,但是并不知道感觉会有多好,上述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从分数可以知道,接受善举的人常不是因为收到的东西是什么,而是这项举动。

有些人从善或多或少有目的性,期待做了以后会有成果或回报,希望如自己的期望发展,叶雅馨提醒,从事善举不要有太多的「以为」,以为对方会有什么反应、以为会怎么样,像是对方要很开心、不再难过或得到安抚等,当对方的反应不如预期,反倒让关怀者感到被泼冷水、不领情,觉得不值得、多此一举,「误判的期待」反而成了利社会行为的阻碍。

举手之劳的善行有股「自在」

建议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善举的民众,从「关心周围的人开始」,关心家人、同事、同学、朋友或公益团体关注的议题。打从内心给予帮忙,像是帮助焦头烂额的同事买杯咖啡、倒杯水、公益捐款…等,从关心的角度就不会有过多的期待,且量力而为,避免让善举变成另一种压力或负担。像是打通电话给长辈,不用花太多时间就能让对方收到关心,举手之劳的善行,相对较「自在」,不会让被帮忙的人感到需要有所回馈的压力,同时有助于持续的从事利社会行为、累积自己的正向情绪,及发挥善的影响力。

(本文摘自《大家健康杂志》第403期)

《大家健康杂志》第4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