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粮学堂 565校带头亲近土地

全教总与喜愿共和国推动「咱粮学堂」活动,提供小麦、大豆、芝麻及荞麦的种子,由老师带领学生去种植及收成,并将实作过程融入教学。这项活动从头到尾没有官方加入,民间团体默默推动下,每年有100多校、到目前已累积565校参与,食农教育已在校园生根。

全教总专业发展中心副执行长殷童娟表示,「咱粮学堂」活动在毫无课程纲要与教学时数的规范下,教师就带领学生将它与课程结合,譬如生物课就观察及记录小麦成长过程;表演艺术课则进行采收前的感谢仪式;家政与餐饮课推动从农地到餐桌的食农教育及创意料理的开发等。

殷童娟说,去年台湾天气变化非常剧烈,许多学校种植的小麦、大豆等都被毁了,努力4个月却没有收成,让学生伤心。不过,有些老师趁此机会引导反思整个种植过程来进行生命教育,学生也从中体验到农夫的辛苦。

台中市乐业国小从3年前开始,在学校操场种水稻及蔬菜,5、6年级学生都要参与,毕业前,每人都会有2次插秧及收割的经验。

「稻田有疗愈作用,自闭症的孩子参与耕种后,发病机会降低很多。」乐业国小校长张添琦说,学校有9个普通班、7个特教班,特教班孩子有肢体障碍、智能障碍或自闭症等,他们借由农作接触大自然后,身心变得较为健康。

高雄市三民国小老师黄文欣,带着3、4年级学生以盆栽种植黑豆、芝麻等,不用农药,学生每天要负责浇水、除草。有时候学生会来向他抱怨小鸟把农作物吃掉了,他就回答说,「你种的作物没有毒,所以连小鸟都愿意来吃」。

黄文欣说,现在他班上学生吃营养午餐的态度跟以前不同,看到外表不佳的小白菜,不但不嫌弃,还认为是「无毒」的象征,也更珍惜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