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出一个航空梦

“当年7月28日那天,日军轰炸二十九军营地,轰炸机就从我们家上空飞过,投下的炸弹看得一清二楚。”顾诵芬回忆道。

顾诵芬(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由于缺乏防空知识,顾诵芬惊慌失措地跑出房间,朝院里奔去。幸好邻居曾在德国接受过防空训练,急忙将他喊住,让他回屋躲在桌子底下。

那一日的经历,深深铭刻在顾诵芬的心头。自此,他立下志向,投身航空事业,保卫祖国的蓝天。

从设计到首飞,

仅用一年零九个月

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顾诵芬带领团队“摸着石头过河”,1956年在沈阳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这个设计室,堪称我国航空事业的“摇篮”,为后来的飞机设计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

顾诵芬在操纵系统实验室

(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年仅 26 岁的顾诵芬被任命为“歼教-1”气动组组长。他在大学期间仅接触过螺旋桨飞机设计基础课程,众多知识领域于他而言皆是全新挑战。其中,设计室主任徐舜寿提出的“采用两侧进气,不可在机头进气”这一要求,无疑是一道难题。

顾诵芬只得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图书馆寻找资料,钻研飞机的前沿知识。终于,1958年7月顾诵芬与设计团队成功让“歼教-1” 翱翔于天际。从设计到首飞,仅仅用时一年零九个月。

自己上天,攻克战机难题

“歼-8”飞机的研制过程充满挑战。在试飞中,飞机出现强烈的纵向振动,顾诵芬提出在风洞中进行流态观察,初步判明振动源头。

顾诵芬检查工作(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为解决跨声速余振和突然侧滑抬头现象,年近半百且从未接受过飞行训练的他,怀着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毅然决定乘坐战斗机紧紧跟随“歼-8”飞行,通过望远镜观察情况。

顾诵芬(左一)(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当时,两架飞机间隔最小仅为5米,“歼-8”机身上挂着一圈红毛线,顾诵芬便观察这些毛线的抖动状况。最终,顾诵芬查清问题症结,成功解决难题,为“歼-8”设计定型解决了关键问题。

众人眼中的“活图书馆”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对顾诵芬的博学强记深感钦佩,“他脑海中对资料的存储,丝毫不逊色于计算机,一些期刊仿佛深深‘印记’在他的脑海里。”

在航空工业系统内,但凡向顾诵芬请教过的科技人员,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在工作中遇到技术难题,无需前往资料室查阅资料,只需要请教顾诵芬,他便能准确说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杂志的报告号。

顾诵芬亲自制作的螺旋桨

(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担任歼-8系列总设计师后,顾诵芬很快掌握了航电、环控、武器、电源电气、仪表等专业的知识。歼-15总工程师孙聪曾说:“顾总对这些技术并非简单了解,而是深入研究。”

他如那扶摇而上的鲲鹏,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在广袤的天空中翱翔,托举起了祖国的青云之梦。他的故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激励着后人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了解更多科学家故事可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我们将陆续发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相关活动内容,敬请期待,欢迎参观!

责任编辑 | 段阳阳

运营编辑 | 段阳阳

质量审核 | 业蕾

❖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现订购2024年

限时2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