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下我們依然喝咖啡》:烏克蘭人的日常抗戰故事

面对俄罗斯入侵,但乌克兰人没有打算投降。抵抗与对胜利的信念前所未有地团结起这个国家。图为基辅居民在户外一起享用咖啡。 图/路透社

▌本文为《战火下我们依然喝咖啡:乌克兰人的抵抗故事》(卫城,2023)书摘

只要看着尤莉亚(Julia)空洞又呆滞的双眼,就知道一定发生了可怕的事。不断有平民从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Donbas)撤离出来,战争在此肆虐,已经持续了8年,现在的情况又更残酷。

这区的火车只开到顿涅茨克州(Donetsk Oblast)的临时首府,克拉马托尔斯克(Kramatorsk)。在俄国入侵之前有15万人居住于此。34岁的尤莉亚是计算机科学讲师,兴趣是背包旅行,她想帮助突然被迫离开家园的人们。

虽然在顿巴斯站出来投入志愿活动的人不多,但整个乌克兰社会几乎都动了起来。众多志愿者协助分配食物与药品、将人们带离砲火地区、修理运来的汽车、为士兵或自己准备装备。火车站里面也有许多提供支援的人,鸟瞰克拉马托尔斯克的火车站呈现大写字母H,可以看到志愿者在周围负责指挥人流并维持秩序。尽管四月阳光和煦,但待在街上几个小时还是会让人冷到起鸡皮疙瘩,多亏这些志愿者,人们才能在绿色的帐篷里享用热食与饮料,保持暖和。

撤离的人有不少老弱妇孺。对老人来说相当艰辛,因为要前往克拉马托尔斯克,要转乘好几趟车,跨越100多公里。有些人要逃离被砲火袭击的城镇,却在等待巴士的时候遭遇不幸。不过在克拉马托尔斯克,可以说暂时脱离险境。

尤莉亚走向绿色帐篷,准备在火车站开始她第一天的工作。她一直都在帮忙,但人们不断撤离,所以她也不会长久待在一个地方。因为前线正向克拉马托尔斯克推进,政府好几个星期前就已经呼吁非志愿者,或非服务于重大基础设施的人离开顿巴斯,以利军队作业;这座饱受砲火蹂躏的城市正迅速衰败,变得荒芜。尤莉亚想有所作为,所以不打算离开,因此她得加入当地的志愿者,或是去基础设施帮忙,否则自己留在那里只会成为负担。

面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社会全体动员,每个人都尽可能付出心力。图左为焊接钢铁、制作路障的男子;图右为撕开碎布、制作汽油弹的女性。 图/截自帕维尔.皮涅日克IG

其他志愿者原本以为她想要插队上月台,在交谈后才知道她想帮忙,他们这才让她过到月台。她走了几步,手机突然震动,然而廉价智慧型手机在强光下什么也看不清楚,于是她退到角落,直到墙壁遮住阳光才终于能读简讯。她在战争初期遇到的一位记者问她,撤离的巴士会从哪里离开。尤莉亚的英文能力有限,花了几分钟才弄懂记者在问什么,回答说她不知道。要不是这封简讯,她大概已经踏进帐篷、套上了志愿者穿的萤光背心。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突然响起。尤莉亚这时才亲身体会到,原来飞弹落下的前一刻,是听不见声响的,她以为是有人在很近的地方开枪,可能在车站广场的另一侧。她跑向车站入口才意识到自己做了蠢事—她应该留在原地并趴在地上。两颗近500公斤的集束炸弹在车站上空分解,散成子炸弹后造成大面积杀伤,而子炸弹不会同时爆炸,所以会让人觉得地面好像裂开了。

尤莉亚的眼角瞥见闪烁、烟雾、倒落地面的绿色帐篷,所有东西都被烟雾与尘埃抹成灰色。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靠着双腿下意识地往前走。她看到火车站玻璃门后的人群,知道自己进不去,旁边有几个人跪着躲在墙后面,她就过去一起双膝跪地,弯下腰、低下头。爆炸声突然从另一头响起,大概有破片飞来打到什么,尤莉亚感觉灰泥撒在她背上。她很害怕,不知该如何保护自己。

爆炸停止后,充满痛苦与折磨的尖叫声起此彼落。入口前的停车场有辆车在燃烧,旁边的车也接连起火,尤莉亚担心车子会爆炸,因此赶紧跑离那里。她在迷茫中冲向最近的避难处,转过身时看到一名男子,揹着受伤的小女孩,尤莉亚问他是否需要帮助,他们就一起扛起小女孩,把她放上长椅。男子提起孩子的上衣,遍体鳞伤非常严重,脖子上卡着破片,但没有流血,似乎没有伤及动脉。尤莉亚看到警车,挡下它的去路,把警察带过来,请求警察为女孩急救。

好像有什么东西把尤莉亚推向车站,不过她不确定是什么,或许是好奇?她想看看自己究竟经历了什么,以及可能发生的事。尖叫声传来,虽然她很想帮忙,却没有太多能做的事,当时她的背包里有一卷弹性绷带,只是烟雾散去后,眼前可怕的景象令她猝不及防。她没想到这种爆炸不只会撕裂四肢,也能直接把身体炸成碎片。人肉、器官、头骨碎片四散在车站周围的行李箱、手提包、背包和娃娃之间。地上躺着尸体,有人脸上卡着破片。地上四处都是大片血迹,无法绕过,尤莉亚只能踩着血水走过去。

随着俄罗斯砲火扩大,城市人民的生活也饱受蹂躏。图为遭砲弹碎片炸声、惊魂未定的乌克兰老妇人,医疗人员在为她处理伤口。 图/美联社

她无法帮助重伤者,还好已有医护人员在处理,不过重伤的人比医护人员还要多。惊魂未定的尤莉亚靠着肾上腺素,勉强搀扶一些还能行走的人离开车站。当尤莉亚快要走到其中一个避难所时,听到有人从教堂大喊「来这里」,因为教堂里有个安全的地下室。尤莉亚前后带了一位老太太与一位坐在轮椅上、双腿流着血的男人过去。第三趟时,她看到长椅上有一位老太太。

「我有条腿很痛。」长椅上的老太太回答。

「我看看。」

尤莉亚摸着老太太的腿,确认整条腿都在。当这位计算机科学家把手伸向腹部时,发现有块她没注意到的突起物。她稍微拉起老太太的上衣,才看见外露的肠子,顾不上内心的惊恐,她马上向医护人员求救。

尤莉亚再次走向车站,看见有个女人站在那,看起来惊魂未定,但还能走路。她周围有很多包包,尤莉亚拿起她的行李,问她还有没有同行的人。

尤莉亚说服她躲在教堂里,因为危险尚未解除,可能会有更多飞弹掉下来。

她回到车站时几乎已经没人了,只剩下柳柏芙(Lyubov)贴在女儿的尸体上。孩子的脸少了一半,眼睛处插着破片。几十公尺外躺着圆点U战术飞弹的残骸,上面写着「为了孩子」──这屡次出现的口号说明此次空袭,是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报复;因为乌克兰控制的城市对不被承认的共和国进行砲击。这次空袭造成61人死亡,其中有6名孩童,以及121人受伤。

尤莉亚不断哀求倒在女儿血泊中的柳柏芙去教堂躲好,最后终于说服了她。尤莉亚拎着她的东西,而柳柏芙抱起猫。她没有哭,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好似什么也没发生,不过走到一半,她突然停下。

「我来帮你,要怎么做?」尤莉亚问。

「护照可以认出她。」

尤莉亚承诺把她送出去后会继续帮她,所以后来尤莉亚带着护照回去。她知道尸体在哪,也知道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只是尸体已经不在,收尸团队已经把她带走了。尤利亚扶着柳柏芙,一边走一边找收留死者的地方。她和柳柏芙说了许多话,最后变得比较熟识,得知柳柏芙的另一个女儿在文尼察(Vinnytsia),是她劝母亲撤离的。她们来自巴赫姆特(Bakhmut),那里的局势会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变得危险。后来警察告诉他们,尸体指认将在隔天进行,也告诉他们相关医疗机构的地址。

尤利亚把柳柏芙送到教堂,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柳柏芙隔天可以陪她去指认,要是地下室不舒服,也愿意提供她住宿,若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都可以找她。

乌克兰社会全体动员,共同出力抵抗入侵。图为咖啡店改装的避难所,逃离家园的乌克兰人在狭小空间共同睡觉、用餐。 图/路透社

经历了这一切,尤莉亚的情绪非常激动,要是这时遇到俄罗斯人,一定会马上把他撕成碎片。直到回到家她的心情才平复下来。

父亲和祖父都在家,母亲因为承受不住接连的压力,得知俄罗斯在基辅地区的罪行后,不久前收拾好行李,已从克拉马托尔斯克离开。因为颁布禁酒令,尤莉亚一周前自己酿了啤酒,她应该让酒再陈酿两个星期的,但她不想等了。

「你怎么会这么傻!」父亲说。

幸好父亲不知道她脑里酝酿已久的计划。2月24日,当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攻击时,她立刻致电征兵处,想要加入国土防卫军的行列。她当时得到的回应是:「我们会在需要你的时候回电。」但此后她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在克拉马托尔斯克受到袭击之后,她决定再试一次,这次她没有打电话,而是直接到征兵处申请入伍。虽然她想入伍的理由很老套──她想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帮上忙,但这同时也让她有理由继续留在家园。

尤莉亚不是唯一决心入伍的人,自愿入伍的人日渐增多。根据2022年八8月的民调显示,有两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军警部门服役过;近4成的受访者参与志愿活动;分别有81%与60%的人捐款给军队和人道援助。

正是因为民众参与和出力,才会让世上最大的军队之一陷入困境,使其未能达成预期的目标。

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攻击,这在现代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不只因为这是欧陆在二战后的首次武装冲突,将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而且造成的冲击不可逆转,也因为这是现代史上,受攻击的社会总体参与度最高的一次。

乌克兰人不仅大规模自愿上前线,也普遍参与公民抵抗。他们为士兵及平民募款、组织援助,为了保卫自己的城镇建造路障、准备汽油弹、焊制反坦克拒马;或只是带些茶点去军事岗哨。他们尽己所能参与其中,有些人做伟大的事,有些人做小事,每个人都很重要。起身抵抗需要勇气。志愿者会进入砲火区送餐点、药物或必要装备。即使是没有熊心豹胆的人,也在远处帮忙;送来一车车的必需品,让志愿者去战场上分发。其他人持续工作,以提供资金给平民和军队。

乌克兰人好似已经内化了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暴政》(On Tyranny)一书中的第12条规则──「尽可能地勇敢」:

若我们之中无人准备为自由而死,所有人都会死于暴政。

在攻击最初的几个小时里,情况很糟,甚至是绝望的,但乌克兰人没有打算投降。抵抗与对胜利的信念前所未有地团结起这个国家。无论乌克兰最终要付出多高的代价,乌克兰人都不再是过去的乌克兰人。

这本书是我2022年1月到9月在乌克兰的工作成果。当时我为《全面周刊》(Tygodnik Powszechny)撰写报导,因此周刊读者会在本书读到一些先前的文章,不过有些部分重写。

战争下不只有轰轰烈烈的交战场景,更多是日常生活中的绵密抵抗。图为反坦克路障与咖啡摊车。 图/路透社

图/卫城出版

《战火下我们依然喝咖啡:乌克兰人的抵抗故事》

作者:帕维尔.皮涅日克

译者:郑凯庭

出版社:卫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3/11/11

内容简介:当日常中断,生活克难,这个社会为何没在侵略下瘫痪?因为他们明白,最有效的抵抗,就是努力让生活继续运转!阻止外敌入侵的关键,除了前线将士用命,更要看见后方每一位老百姓的贡献。波兰报导者深入直击,乌克兰民间如何鼓舞士气、挺过国家最危急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