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基本工资 谁受害

(图/摘自陈建仁脸书)

行政院会14日通过基本工资调涨案,自明年1月1日实施,月薪将由目前的2万6400元调涨至2万7470元,涨幅4.05%;时薪则由176元调整至183元。劳动部表示,基本工资涨幅的计算公式纳入经济成长率、消费者物价指数之外,也特别考量17项民生物资价格的涨幅,估计约有179万名月薪劳工以及60万名时薪劳工受惠,这也是蔡政府执政以来的第8次调涨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调涨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政策中的重要议题,它涉及了劳工权益、企业成本以及总体经济稳定。因此每次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开会决定是否要调升基本工资时,都会引起劳资双方的角力,及社会的广泛讨论。

基本工资调涨最直接的优点之一是提高劳工的生活品质。因为基本工资增加意味着工人每个月可以获得更多收入,可支配所得增加将有助于减轻低薪工作者与家庭的经济负担。

此外,基本工资调涨可以鼓励更多人参加劳动市场,尤其是有助于舒缓新冠疫情期间及后疫情复苏开始所衍生的摩擦性、结构性与循环性失业。而减少失业率、提高就业机会,进而增加消费,必然就可以促进经济成长。促进包容性成长是后疫情时代的重点议题,而提升弱势族群福利与就业是包容性成长的主要目的。

最后,透过提高低收入工人的生活品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会不平等的现况,提高社会稳定性,有助于纾解社会紧张与不满的情绪,利于建立更和谐的社会。

然而基本工资调涨却会导致企业成本上升,这是最关键的缺点,对企业而言即意味劳动成本的增加。特别是不属于规模经济的微中小型企业可能因需支付更多工资,而对获利能力产生冲击。

理论上,当工资成本上升时,企业可能会转嫁这些成本到产品与服务价格上,进而加剧通货膨胀。但是支付劳工基本工资的微中小型企业大多不是价格制订者,因此利润受到压缩的机会较高。如此一来,基本工资的调涨也可能导致某些企业减少招聘或解雇员工,以因应劳动成本上升;亦即支领边际工资的弱势工作者将有失业风险。

政府调涨基本工资的决定有优点也有缺点,虽可提高劳工的生活品质、刺激消费、促进就业及社会稳定,但也可能增加企业成本,反而导致失业风险。因此,政府需要仔细平衡这些因素,在追求包容性成长之际,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公平性。

(作者为台湾经济研究院国际处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