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姗姗们”正在掀起一场核酸检测信任危机

文/熊猫的熊

这两天,全网都被一个名字刷屏了——张姗姗。

起因不复杂。核酸检测机构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因为核酸结果异常,被兰州点名通报,张姗姗正式担任监事。

01

不查不追到,一查吓一跳。细心的网友发现,除了成立只有3个月的兰州核子华曦,张姗姗在30多家核酸检测公司担任监事,其中16家是今年注册,8家是10月新近成立的。

“其中,11月份注册了西宁公司;10月份批量注册了珠海、泉州、厦门、银川、太原、青岛、大连、海口8家公司;9月注册了北京核子华曦未来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和贵州公司,8月份注册了兰州公司;5月份注册了内蒙公司。”

而这些公司背后的大股东都是深圳核子基因,实控人为张核子。

经过两天的起底,核子基因的核酸产业帝国,基本上被清晰的勾勒出来。简单点说,这是一家原本做基因检测的公司,疫情转向核酸检测,2020年2月开始从济南、深圳等地发迹,版图一步步扩张到全国。

有网友说,“哪里有核子华曦,哪里就有疫情”,严格来说未必准确。比如近三月注册的城市公司中,很多都没有大规模疫情。

但两点不可否认。第一,核子基因确实也押中了一些城市,如兰州。第二;主业为基因检测的核子基因,这两年靠核酸检测赚的盆满钵满,吃透了疫情红利,说它是卖伞的并不为过。

南周的报道提到,2020年3月到9月,公司核酸检测业务的营业额达到4.5亿元。注意,这只是2020年,当时大规模核酸检测还远远没有提上议程。

02

有人在网上呼吁,千万别把核酸企业“污名化”。

其实从纯市场经济的角度看,这一呼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核酸检测机构业绩爆发,是因为核酸检测的客观需求存在,它们只是顺应了时势,毕竟作出全员核酸决定的也不是它们。

但现在的情况有些变味了。核酸检测机构只是卖伞的吗?似乎不是。林林种种的信息告诉我们,为了方便雨伞的销售,它们似乎也参与到了人工降雨中。

兰州“核子华曦”造假风波,只是一个缩影。类似核酸检测造假、异常的问题,在全国各地已经上演了多次。下面随手给大家搜索几例:

11月14日,呼和浩特通报称,“内蒙古赛斯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姜某因严重不负责任将信息错误录入,致使部分群众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反馈为阳性,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11月19日,山西朔州通报,朔城区将部分区域核酸标本送检第三方冰缘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因实验室工作人员操作失误,错将核酸检测结果在晋快检平台重复上传至两个功能入口,导致晋快检平台信息显示异常。

相较于这些人为失误,更离谱的就是直接数据造假,谎报结果。

2021年1月17日,河北省邢台市疫情防控发布会通报,承担隆尧县第二轮核酸检测任务的济南华曦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涉嫌谎报检测结果——在样本尚未检测完成、未知已完成检测数量和结果的情况下,向隆尧县卫健部门反馈称,结果全部为阴性。

是的,这里的济南华曦医学,正是核子基因旗下公司。而在2020年4月,济南华曦医学曾被济南卫健委警告、罚款,但这两起风波并没有妨碍其继续扩大核酸检测生意。

另外,前两天北京房山通报,对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以及周某某、武某某等7人,缘由也是核酸检测造假——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

就在前两天,“广州某小区15例阳性复查却是阴性”,更是掀起轩然大波。当然目前这一事件还在调查之中,是不是核酸检测结构故意造假,仍然有待证实。

一边是核酸检测屡次出现异常、造假,被各种处罚,一边是检测机构赚的盆满钵满,在全国各地继续拿下检测大单,并排队冲刺上市。

核酸检测机构,成了疫情的最大受益者。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它们确实不会希望看到疫情的结束,至少在业绩层面如此。

所以,这不是污名化的问题。通过数据造假的方式发灾难财,到底是谁在污名化核酸公司?

03

核酸检测的钱,不是不可以挣,但这笔钱要挣的光明正大。核酸检测造假、异常,动摇的不不仅仅是对核酸检测机构的信心,还有人们对整个防疫体系的信任。

如果核酸检测的结果不可信,那么以检测为依据的后续防疫措施,包括隔离、封控等,如何建立合法性和正当性?

所以,当务之急是赶快重建核酸检测的公信力。而重建公信力,至少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对核酸检测机构,是不是应该采取严重的犯错惩罚机制?

核子基因屡次被罚,却又屡次中标,说明相较于收益,数据造假的代价太轻了。

省略检测的过程,把原本阳性的样本漏掉,谎称全部阴性,这可以节省检测成本;把阴性样本弄成阳性,让地方启动更大规模的筛查,可以提高业务量,怎么看怎么赚。

核酸公司既然是吃疫情红利,并且数据造假、异常,对地方的防疫走向会产生巨大影响,那就理应承受更高的法律风险,犯错了就重罚,有黑历史就直接行业禁入。

核酸检测本来就不是什么高门槛的行业,如果收益高而犯错成本低,岂不是为各种乱象大开方便之门?

其次,核酸检测公司是不是可以更透明化一些,比如将相关信息进一步公开?

这一次兰州的通报,带出了张姗姗,随后又带出了张核子和核子基因,但这些都是网友和媒体扒粪起底的结果。

核酸检测屡次出现造假问题,很大程度在于信息透明度不够,外界无法畅通地监督,给暗箱操作留下了空间。核酸检测的中标情况,检测机构的资质信息、处罚历史,实控人等等,这些信息就应更透明。

再次,核酸检测公司上市的大门,是不是该关的紧一些?

日前,沪深交易所就部分拟IPO公司业务和收入涉及核酸检测等相关话题回答记者问时表示,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重点关注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核酸检测的声音,本身就存在着发灾难财的道德瑕疵,哪怕市场经济可以不讲道德,也不能轻易放任其去资本市场上圈钱。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核酸检测的生意会一直持续吗?我们看一些核酸检测机构,在今年的赚钱能力迎来大爆发,业绩几百倍地增长,但这种增长是依赖于疫情爆发。

资本市场考虑的,是一家企业有长期、稳定、可持续的盈利能力。但这些核酸检测机构,根本看不出有这些能力。本身业务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业绩增长也是依赖外部环境和政策,让它们上市,毫不留情的说,是去祸害资本市场。

最后,核酸检测的频率,是不是该严格控制?大规模全员核酸,是不是该进一步慎重评估再启动?

公允的说,核酸检测出现异常情况,未必都是故意造假的结果,有一些确实是人为失误,因为任何检测都存在一定的错误率,不可能保证百分百正确。

但问题在于,现在的防疫政策,高度依赖核酸检测结果。在前段时间,出现一例阳性,一些地方可能会直接开启静默封城的模式。规模检测的错误率,和清零的压力之间,始终是存在着一定的张力的。

比如提高检测的效率,快速出结果,机构在检测环节可能会出现各种疏漏;再比如,有的检测机构为了挣钱,一股脑地揽下大单,当它面临人手不足时,确实会容易产生造假、谎报的冲动,稀释样本、多管混检等等。

又给核酸检测压价,又动不动全员核酸,又要它们快速出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定会增加检测的异常率。

所以防疫二十条特别提到,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为核酸检测降频,既是考虑到高频次、大规模的核酸检测造成资源浪费,折腾民众,也是为了给检测机构减压,让检测结果更准确。

近段时间以来,虽然石家庄等地开启了取消全员核酸的先河,但很快,包括石家庄在内,各地又出现了政策回调,风向变化,常态化的全员核酸,依旧是一些地方的基础性防疫工具。

就在刚刚,广州宣布长期居家老人、每日网课学生、居家办公者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没有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全员核酸筛查。

不管是不是因为感染数据太庞大,现在的检测人手已经无法应付全员核酸筛查,所以干脆取消部分人的强制检测,广州这一做法都值得提倡。

严格控制检测范围、频率,慎重启动全员核酸,节省人力物力,也能减少折腾,避免规模检测推高检测结果的异常率。

如果一直抓着全员核酸不放,核酸检测的造假、异常情况,只会烧不尽、斩不绝,除了让检测机构赚的盆满钵满外,只会动摇人们对防疫政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