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原力」在臺東 從部落文化核心支持原鄉永續農業

台东农改场长年支持原乡农业的发展,台东区农业改良场场长陈信言(右)、作物环境课副研究员黄政龙(中)、作物改良科助理研究员张芳魁(左),期待从部落的需求出发,协助传统作物与文化的永续经营。

【撰文/段佩妤 摄影/吴尚鸿】

原乡农业缺乏劳动力 机械化生产为小米产业再续航

「台东县在1960年代,小米耕种面积超过1,000公顷,后来就一直萎缩,现在不到100公顷。」耕种面积逐年下降有很多原因,台东区农业改良场场长陈信言首先指出劳动力不足的困境。根据行政院资料统计,全国近58万原住民人口,其中近5成迁居都市地区,相同的趋势也在台东发生,「人力都往都市集中,留在部落的农友其实不多,而且年纪都偏大。」从耕种人力就产生困难,遑论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培力。

提到原乡产业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保存,陈信言坦言责任很重大,期待原民部落保有传统作物,同时创造经济效益。农改场长年投入小米、树豆、红藜的研究,近期也透过木鳖果、翼豆等作物,让消费民众重新认识原民作物的魅力。

虽然小米目前不是主食选项,但其实消费市场对小米的需求仍然存在。部落的许多传统祭仪仍然需要小米,且近年消费者重视地产地销的食农观念,在推广行销之下,部分地区小米供不应求,此外,市面上小米原料也多为进口之黄米,显示国内对小米食用有一定程度的需求。但是,国内生产成本难以下降,导致本土小米对市场需求是「看得到、吃不到」,陈信言说,「在2008年的时候,1公斤干燥未脱壳的小米大概50元,但是现在要250元。」

传统的小米生产极度仰赖人力,以往耕地多在山区,难以机械化,且耕种与采收工序繁复。为了让农民省时、省力,台东农改场针对小米生产各环节开发相关农机具,陈信言认为,杂粮生产机械化是必须不断前进的方向,「水稻为什么会这么普遍、这么多人种,因为水稻是从头到尾几乎都已经机械化的产业。我们要维持小米产业,机械化就很重要。」

作物产量与食用人口是产业链上相互制约的两端,若没有一定程度的耕作与产量,导致作物难以推广,食用人口只会逐渐下滑,在地生产便会日益困难。目前台东农改场自小米播种、除草到采收,都有相应的农机具可以使用,不仅导入国外机型,也持续开发符合台湾产地环境的农机具,许多机型已陆续技转。负责农机具研发的作物环境课副研究员黄政龙认为,机器成本与生产规模有关系,其实农民普遍都需要农机具协助,只是必须考量成本,未来也将持续针对农友需求研发及媒合农机具的开发。

黄政龙说明,以往小米多种植于山坡地,难以应用国外大型机械,因此陆续引进二行式小型机具,希望操作简单、应用灵活,以减轻农民负担。

乘坐式的四行式的穴盘移植机,同时可于4行畦上进行移植。每盘共264个苗,共有4盘。从日本引进的纸穴盘,可于土壤中分解,省下将苗移出穴盘的工作。经测试,于总长26公尺的畦间,完成移植动作仅需2分钟的时间。

选育保种两方并行 为原民传统作物保存面面俱到

台东农改场是国内小米主要研究机关,自1955年开始小米种原搜集、选育工作,于1965年育成6个优良品种,较地方品系增产30~45%,2008年审查通过「台东8号」,为目前最常见的小米选育品种。作物改良科助理研究员张芳魁说明,「选育出1个小米品种,平均要10年的时间,历经选拔、淘汰、试作等,小米一年可以两收,至少要试作10次。」

※本文未完,欲阅览全文请详见《丰年杂志》。

※更多精彩内容请详见《丰年杂志》。

※了解更多,欢迎前往《丰年杂志粉专》。

※本文由丰年杂志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