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状况是急症还是重症?急诊医师教你判读
这状况是急症还是重症?急诊医师教你判读(示意图/本报系资料照片 张毓翎摄)
近日国内本土疫情增温,民众在确诊后出现发烧的症状,不清楚是否该拨打119或前往急诊就医,针对「急症」、「重症」该如何判定,台湾紧急救护医疗指导医师学会前理事长、亚洲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钟侑庭医师表示,判定「急迫」程度并非以疾病本身来做判断,主要是根据生命征象来判定。
钟侑庭指出,若COVID-19确诊者没有反应、没有正常呼吸、喘到无法说或仅能说单一个字、脸、耳朵及嘴唇的颜色不正常且皮肤湿冷、急性意识改变/意识不清等状况时就应立即拨打119求救,以免延误就医;若病人意识清楚、呼吸正常、肤色正常,即可继续在家观察,也可至健康益友APP进行咨询。
●急重症的判定标准取决急迫程度
钟侑庭表示,急重症并非以疾病的严重度作区分,而是以病情的急迫程度来分类。即使病人患有癌症,领有重大伤病卡,若该次就医之病情非属急迫者,仍可能被分类为急迫度较低的轻症,而急重症病人是指紧急病患中「急迫程度」较高者。
钟侑庭说明,依急诊五级检伤的分类区分应指检伤一至五级的病人,一级称之急救复苏;二级属危急;三级则称为紧急:检伤四级(次紧急)与五级(非紧急)则属紧急程度较低者,则是所谓的轻症。我国卫福部也一直在推动急诊五级检伤,希望借由五级检伤的分级,建立民众正确使用急诊的观念,使急诊有限的资源得到适度的运用。
●什么情况该打119?五级「病情急迫程度」一次解析
目前我国急诊判定病情急迫度的依据是卫福部公告的急诊五级检伤,钟侑庭表示,此检伤制度从2010年便开始实施,它将伤病患的病情依急迫程度分成五级,从最紧急至最不紧急依序为:一级(急救复苏)、二级(危急)、三级(紧急)、四级(次紧急)、五级(非紧急)。
(一)一级「复苏急救」:应立刻诊疗,病况危急,生命或肢体需立即处置。
(二)二级「危急」:可等待10分钟,潜在性危急生命、肢体及器官功能状况,需快速控制与处置。
(三)三级「紧急」:可等待时间为30分钟,。病况可能持续恶化,需要急诊处置,病人可能伴随明显不适的症状,影响日常活动。
(四)四级「次紧急」:可等待时间为1小时,病况可能是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或某些疾病之合并症相关,需要在1-2小时做处置,以求恢复、避免恶化。
(五)五级「非紧急」:建议看门诊若执意要看急诊,可等待2小时。病况为非紧急状况,需做一些鉴别性的诊断或转介门诊,以避免后续之恶化。
(图/卫福部提供)
●急性脑中风也有「分级」发病时间是关键!
钟侑庭举例,以急性脑中风为例,若生命征象不稳定则判为一级,需立即进入诊疗程序,要立刻叫救护车并送至医院;若生命征象稳定但症状发作在6小时以内则为二级,仍要叫救护车并送至医院;至于症状发作超过6小时且生命征象稳定之急性脑中风则属三级。基本上只要急性脑中风就需就医,因为他的检伤级数至少三级。
此外,若是急性心血管疾病检伤也至少二级,同样必须就医,钟侑庭补充,若病人血压高,则须根据血压高的程度以及有无症状决定检伤级数,若收缩压>220mmHg且有呼吸喘、胸痛、头痛、头晕、恶心、或呕吐任一症状,即属检伤二级;若收缩压介于200~220mmHg且无呼吸喘、胸痛、头痛、头晕、恶心、及呕吐等任何症状,检伤级数仅四级,可不用至急诊,就可以不需要叫119救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