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不行靠保险?危难时刻哪有“二选一”

大病网络众筹作为社会救助的创新模式,已成为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艾瑞咨询发布《2024大病网络众筹用户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全国超过6亿居民参与过医疗筹款项目的资金筹集和捐款活动,中国大病网络众筹行业累计筹款金额规模为899亿元,2024年预计筹款累计值将达到979亿元,社会关注度极高。

大病筹款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重要补充

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个人自付比例约43%,居民就医支出负担较重。同时,目前中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仍相对较低,但随着老龄化程度深入、社会健康风险加剧,未来居民个人医疗卫生支出将持续升高。

因此,许多个人与家庭面临着因病返贫甚至无钱医治的困境。大病网络众筹作为创新性救助模式,依靠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移动支付等工具,将原本存在于线下的民间“互助互济”行为线上化,帮助患者及家庭更便捷发布和传播求助信息,成为知晓度较高的自助及助人渠道。

面对突发疾病,很多用户因为经济压力没有能力购买商业保险,并且产生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就医需求,大病网络众筹能够发挥“救急难”的价值。艾瑞统计测算,截至2023年,中国大病网络众筹行业累计筹款金额规模为899亿元,2024年预计筹款累计值将达到979亿元。

大病网络众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可以为因病致贫的家庭提供急需的资金支持,还在于它能够借助科技的力量,扩大受助人群的覆盖范围,同时能调动更多社会爱心力量参与救助,提升整个筹款过程的效率和透明度,这也是很多用户选择在平台上筹款的主要原因。

新京智库的调查报告显示 ,“筹款快”和“提现方便”是受访者最看中的关键因素。平台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的操作,就在于借助科技的力量,让互联网成为社会公众大病筹款的“加速器”,能够帮助筹款人在短时间内筹集到治病所需的资金,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据记者了解,用户在大病众筹平台筹款时,约4成来自自己亲朋好友的捐助,超6成则是来自陌生人的捐助,也就是说更多的捐款是由平台筹款链接的不断外延转发带来的。

艾瑞的《报告》数据显示,有10%的用户能够筹集到全部目标金额,平均单次筹款仅完成目标金额的17.2%。记者了解到,用户可以通过多次筹款的方式,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发起筹款。新京智库调研报告显示,不少受访者在平台上都有进行过多次筹款,其中筹款两次及两次以上的人数占比超过75%。这既保障了自身筹款的需求,同时也保障了捐款人的权益。

经过十年的发展,互联网个人大病筹款的意义已不止于对个体的帮助,其已经成为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让看不起病的患者得到及时救助,充当了社会缓冲器、避震器和润滑器,成为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

大病筹款促进参与者的保险保障意识觉醒

艾瑞《报告》显示,72%的受访者在经历疾病并众筹后,主动为家人购买了商业健康险。换句话说,在当前我国商保覆盖程度不足的情况下,大病筹款平台实际上在促进公众的保险意识、风险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病筹款平台不仅仅是一个筹集资金的工具,更是一个教育和引导的平台。参与大病筹款的人群,尤其是那些发起筹款和捐款的人,往往更能理解和感受到医疗费用的压力和风险。这种亲身经历,使他们更加关注自身和家庭的健康保障需求。

以水滴保用户李先生为例,他是通过朋友发起的水滴筹接触的保险,切身感受到朋友患病却无力医治的痛苦,李先生意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在为朋友捐款后,李先生也为自己购买了一份水滴保百万医疗险。

李先生认识到,仅依靠筹款无法完全解决长期的医疗问题,需要有更系统的保障手段。这种“场景转换”,能够有效地提升大病筹款参与者的保险意识,并且积极地去完善个人和家庭的医疗保障体系。

可以说,大病筹款作为一个初始的触发点,推动了人们对保险的进一步关注和认知,并在实际层面上,推动医疗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因此,网络筹款平台如果能够与保险企业合作,或是自身平台也能够提供保险业务,那么,这样的“合作”将不仅能够为筹款者提供即时的经济援助,还能够为他们提供长期的保险保障,实现从短期援助到长期保障的平滑过渡。

如此,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保险,社会整体的医疗保障水平将得到提升,个人和家庭抵御健康风险的能力也将大大增强。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大病筹款与购买保险并非“二选一”的选择,而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保障手段。大病筹款是在突发疾病时,社会爱心人士为受助人提供所需的医疗救助金支持,缓解紧急情况下的经济压力。而商业保险是个人需要购买才能享受的保障,同样也能降低因病致贫的风险。而在实际操作上,许多家庭可能会同时使用这两种方式,以获得更全面的保障。

因此,马亮建议,每一个人都需要在社会医疗保险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财力配购商业医疗保险,形成多支柱的全面保险体系,使个人和家庭能够得到强有力的保险保障。

正如艾瑞《报告》所言,社会公众要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和慈善捐助等途径,相互补充,为自身和家庭构建起更为坚实的风险防护网。

毕竟,不管是大病筹款,还是商业保险,或是其他社会救助方式,都是在努力为社会公众构筑一个更加全面、稳固的健康保障网络,都是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一份积极力量。

记者/肖隆平 编辑/郑伟彬 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