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中全會 分析:或採漸進式改革、不指望大突破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是否会像46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迎来一场突破性的改革之会,备受关注。(美联社)

延宕多时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将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入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BBC中文网引述专家分析,此次会议要有突破性的改革可能性不大,不应该期待一个非常大胆的、市场为导向的自由化改革,中共或将采取「渐进」的改革方式,提出一个5至10年的发展愿景。专家还提到,加大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是此次会议的重点议题。

报导指出,在中共语境中,「改革开放」即肇始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且有鉴于十九届三中全会与经济改革无关,使得此次会议可能成为十年来第一个重点探讨经济改革的全会。当前大陆面临内外压力,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否会像46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迎来一场突破性的改革之会,备受关注。

位于北京的安邦智库在分析报告中提到,疫情带来的财政和经济创伤2022年显现,2023年企业信心、老百姓信心都严重不足,大陆经济恢复远不如预期,这种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大陆下一步如何改革的预期在上升。

ING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宋林也说,三中全会召开正值关键时刻。私企和家庭的情绪有触底迹象,还有全球保护主义情绪高涨,因此明确而有力地传达支持性政策方向有助于巩固近期的积极势头,帮助经济走上更可持续的复苏之路。

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近日在公开活动表示「应该避免预期过高」。他说,大陆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外部则有紧张的地缘政治环境,「这些可能意味着国家安全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我们不应该期待一个非常大胆的、市场为导向的自由化改革」。

经济学人智库(EIU)中国经济高级分析师徐天辰也认为突破性的改革「可能性不大」,他认为领导人将采取「渐进」而非激进的改革方式,向市场传达他们对大陆未来5至10年的愿景。

至于今年三中全会会提出怎样的核心议题?报导称,最多学者提到的词,是今年3月「两会」期间被放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质生产力」。

徐天辰认为,三中全会的改革将围绕中美之间的「大国竞争」展开,由此大陆将加大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将其作为首要议程。这将有助于大陆巩固供应链,抵御外部冲击,并减轻西方收紧出口管制的影响。

经济学人智库报告则认为,延迟退休和财政改革将是关键议题。由于大陆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加上高龄化,劳动力短缺将主要通过延迟退休来解决。财政上则会加强地方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政府也有可能增加税收或国债,以解决公共财政普遍紧张的问题。

戴维则提到,此次三中全会的意义在于习近平是否发出了继续坚持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模式的信号。

针对会议比惯例晚了将近一年,位于欧洲的墨卡托中国研究所分析师戴维(Alexander Davey)认为,对于习近平而言,今年比去年时机更好。去年习近平开始第三任期时,大陆经济仍未走出疫情的阴影,在习近平巩固权力后,只在经济环境好转时才召开会议或能为决策者赢得时间,为大陆经济制定新的指导原则。

宋林则分析,鉴于去年中共内部在选发展道路上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推迟召开有可能是因为决策者需要更多时间就未来的经济政策方向达成共识。而自去年以来,稳定增长和经济向新的生产要素转型似乎更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