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尖端武器大喷发 源于美B-2轰炸使馆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短短几年,中国新一代主战装备井喷式亮相。有专家说,20世纪几次局部战争,对中国空军作战思维及装备研制转变意义重大。据悉,1999年美国出动B-2轰炸机袭击中国驻前南斯拉夫使馆,击毁在地下室的失事美军F-117隐形战机残骸,一枚雷射未爆弹钻到深处,刚好提供了中国研发新雷射导引炸弹的重要版本

2009年,中国国产空警-2000」预警机在十一阅兵上亮相;2011年,中国第一款隐形战机歼-20首飞;2012年,第二款隐形战机歼-31首飞;2013年,第一款中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首飞。

▼中国第五代战机「歼20」。(图/取自网路)

短短几年间,中国空军新一代主战装备井喷式亮相,外界感到惊诧的同时也十分疑惑,中国为什么突然有这么多新机型?它们的性能到底怎么样?《环球时报》28日采访多名中国军事专家,他们都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发生的几次局部战争,对于中国空军作战思想及装备研制思路的转变意义重大。

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中国空军转型的第一个时间节点。《航空知识》杂志副主编王亚男说,当时中国空军建设思想还停留在冷战期间的苏联模式,装备仍以仿制苏联米格-21战斗机的歼-7和歼-7放大版歼-8为主。

各方普遍认为,当时中国空军与世界先进水准至少有20至30年的差距,同期美国研制的世界第一款隐形战机F-117已经服役并投入实战,B-2隐形战略轰炸机也已公开亮相。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在预警机指挥下取得巨大的资讯优势,各种战机投掷雷射导引炸弹,以及空袭比重远超地面战斗的特点,为此后的现代化战争勾勒出大致轮廓

王亚男指出,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大规模使用电子武器和精确导引武器,让中国空军切身感受到巨大差距。

一名中国空军专家也赞同这种观点,即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表现,让解放军开始将作战环境设想从「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为「高科技局部战争」。

如果说海湾战争是对中国空军的「触动」,那么此后的几次局部战争,则让中国空军感受到更多的「刺痛」和「压迫感」。王亚男说,1999年北约空袭前南斯拉夫期间,正是B-2投掷的精确导引炸弹摧毁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让中国认识到军事现代化的紧迫性

据悉,1999年5月7日深夜,美国出动B-2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主要想击毁藏在地下室中,中方拾回的部分失事美军F-117零组件。4枚炸弹造成馆舍严重毁坏,一枚未爆的炸弹钻到下地深处,刚好提供了中国研发新雷射导引炸弹的重要版本。

透过F-117残骸就能研发众多战机?虽然中国到现在还否认这样的说法,但F-117机上的隐形涂料,确实给中国研发上重大启示。

▼中国首款自制的重型战略运输机「运20」。(图/取自网路)

另外,有中国空军专家表示,在看到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表现之后,解放军进一步于2001至2003年期间提出「打赢资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是中国空军转型第二个重要时间节点。

中国航空工业这些年最让西方吃惊的进步,就是新装备研制的速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就先后首飞两款隐形战机。相比之下,美国F-22专案从1985年开始招标,而第一架F-22到1997年才首飞;第二款隐形战机F-35拖延时间更长,直到2006年才完成首飞。

王亚男认为,中国能如此迅速地推出新机型,也代表着身后的航空工业整体能力已经迈上新台阶。2005年国产歼-10战机的服役,曾被形容为「二十年磨一剑」。

歼-10「磨剑二十年」积累的这些能力和经验,为中国后续先进战机的研制打通了「快车道」。另一名军事专家说,最近接连亮相的新型装备,显示出中国航空工业在飞机整体设计、电子工业、飞行控制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快速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