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15次失败...松山内湖违停没人拖吊
▲松山内湖区拖吊业务15次流标,成为北市唯一违停不会被拖吊的区域。
台北市松山内湖区拖吊业务招标从去年中旬起进行,结果15次全都流标,成为北市唯一违停不会被拖吊的区域;分析原因,可能是业者评估该区拖吊量不足以打平场地、人力等开销,因此不愿竞标。
停管处的招标作业为三年一标,从去年中旬开始进行101年到104年的招标作业,12个行政区除松山内湖区流标迄今外,信义南港区也面临多次流标的窘境,今年初终于脱标。
由于松山内湖前一标的拖吊业者已停业,该区成为北市唯一违停不会被拖吊的区域,连民权东路六段上的时段性停车格都看得到民众违停。停管处表示,业者平均每次拖吊可获600元到800元报酬,拖吊量愈大收入越高,拖吊业者评估松山内湖区的拖吊量不够,收入不足以应付支出,导致多次流标。
据统计,台北市的拖吊量逐年下滑,80年代一年可拖吊60万辆,去年一年只剩10万多辆。停管处目前正在修订文件、放宽条件,如果还是流标,将与北市交通大队研商改为「租断制」,也就是每个月固定给业者一定的报酬,由交大带拖吊业者执行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