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创业之艰难!(2)

#来点儿干货#

续接上文《“中国平安”,时代的先锋!》

一、创业初期

平安创立之时,两大股东招商局和工商银行,第一笔注资3000万。

这在九十年代,无疑是很大一笔巨资。

不过这笔钱基本上是不能用的,因为前期如果发生理赔,公司必须有钱赔才行。

所以平安的创业初期,与普通初创企业没区别,同样很辛苦。

最开始连宿舍都没有,后面弄了8人间的集体宿舍,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后来工商银行看他们实在辛苦(寒酸),送了一辆老面包车给平安。

“平安保险”几个大字被他们用鲜艳的颜色印刷在车身上,成为了公司第一块移动广告牌。

所有员工都是业务员,包括马明哲自己,每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都要扫楼拜访潜在客户,给他们普及保险知识。

保险本质上属于服务行业,在保费有效期内都需要提供保障,所以必须要一定的家底来让人信任。

几千万的家底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实在不算什么。

所以平安即便有很好的背景,但是商业的本质与背景关系不大,平安的创业之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艰难。

马明哲曾这样对员工说:

“我们刚创立,没人相信我们,如果要做好,只能靠两点,第一点是忘我的工作,第二点是真诚。”

这两点看起来很简单朴素,实际上也确实没有多亮眼。

但这是无奈的办法,只能用勤奋和服务一点一点的去感动客户。

当时平安的员工平均年龄是28岁,正是有梦想有激情有体力的巅峰时期,天然适合销售型初创公司。

比如成立第二年后的最后一天,马上就过年了,应该是开开心心准备放假回家的时候。

但是平安所有员工,依然还是奔波在各大型机构之间,因为他们还没放假。

这股子冲劲和干劲,推着平安从蛇口走到了深圳。

别看似乎就搬迁了这么点距离,实际意义很大。

因为当初获批的时候,高层为了谨慎起见,只允许平安在工业园区开展业务。

要把总部搬到深圳,无疑有很大的阻力,这个时候袁庚和工商银行鼎力相助,帮马明哲完成了这个梦想。

尤其是袁庚的大力支持,甚至直接担任了平安的名誉董事长。

虽然职位是名誉上的,但实际分量之重,没有任何人质疑。

而且那几年袁老也真会参加平安的董事会议,并且还会做最后的压轴发言。

每次都会说:“平安是好公司,马明哲带领了一群优秀的年轻人,我们不要去干预他们,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只管支持就好了。”

在老一辈的殷殷期盼中,平安终于走出蛇口,来到深圳这片更广阔的天地。

按照马明哲的设想,准备以深圳为大本营,然后业务辐射全国。

但是很快第一道难关就似乎跨不过去。

原本平安是和人保合作的,人保作为国内第一家保险公司,也是最大的,在全国各地都有网点。

所以平安一开始就与人保达成了“代理”合作,也就是客户如果在外地出现理赔情况,人保的员工代替平安执行理赔程序,最后平安再向人保付款。

过程虽然麻烦了一点,但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以平安当时区区几千万的家底,根本没法支撑大范围开拓网点。

而且政策上也不允许,只允许平安在深圳设立办事处。

很显然,平安的发展之路,此时掌握在人保的手里。

但是这个合作关系并没有持续多久,可能连马明哲都没有想到,人保会突然终止代理关系。

后果当然很严重,不但没法开展新业务,即便是之前的老客户,在外地发生事故,平安员工只能从深圳赶往相应地址。

这在交通落后的年代,远距离出行至少是好几天时间。

这种延时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实际经济损失,让平安苦不堪言。

如何破解这个困局,成为马明哲日夜苦思的问题,不断的向上面申请开放权限,但是一直都渺无音讯。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尽管似乎看不到希望,但是平安并没有放弃,努力做好本地业务的同时,也一直在寻找机会。

机会说来就来,当时的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到招商银行视察,两家正好是邻居。

马明哲听说“贵客”到来,立马狂奔参与迎接,做事业有时候就得有这个豁出去的劲。

见面之后,非常热情的欢迎刘鸿儒,并且恳请他到公司坐一坐。

阴差阳错之下,刘鸿儒真的顺道就走进了平安。

随后马明哲认真诚恳的汇报了平安一些列工作,并且大胆提出了当前面临的困局。

刘鸿儒似乎也对这家刚成立不就的小公司有所好感,当然也清楚平安的那些背景,于是问马明哲有什么要求。

马明哲主要讲了三个要求:

第一个当然是允许平安在沿海城市开办网点,第二个是希望追加资本金,几千万实在太少了,第三个是扩大业务范围。

刘鸿儒把平安的“期盼”带回了总部,经过研究,终于允许平安在部分沿海城市开设分公司。

于是很快的速度,在平安第一个周年庆的日子上,第一家分公司海南分公司成立。

二、扩股增资

三大要求里面,第一个算是满足了,但是后面两个同样重要,而且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按照规定,如果要开展寿险业务,公司资本金必须在5000万以上。

其实这个要求不算高,马明哲也知道资本金越多越好,所以他的目标是资本金1亿人民币再加1亿港元。

这么大的资金其实不止是批准的问题,而是谁出钱的问题,即便招商局再喜爱平安,也不可能拿出这么大的资金。

所以马明哲把目光盯在了各大国企和央企身上,开始逐一拜访,但是没人看得上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这一点困难倒是影响不大,平安的基因里面本来就自带“坚持”二字。

没过多久,同样的场景再次重现。

中国远洋的经理“刘松金”到蛇口出差,中远后来重组成现在的中远海控。

马明哲当然不会放过这位贵客,立马主动找到刘经理,热情的表达了合作意向。

中远那个时候其实有自己的理赔系统,因为海上运输风险比较大,所以基本上都会先投保再出海,不但自己有需要,货物客户也需要,所以自己内部有一个保险协会。

这下算是郎有情妾有意,双方一拍即合。

然后各回各家,各自召开董事会,推动这次机缘巧合之下的合作。

结果当然很顺利,中远确实有这个需求,参股一家专业的保险公司来帮自己运作,是很好的事情。

平安就更不用说了,不但可以进账大笔资本金,还能收获海运这个庞大的客户。

最后经过协商,中远参股25%,平安的资本金增长到7395万。

虽然已经满足规定要求,但是依然没有达到马明哲自己的目标。

于是继续融资,这次找的是大后方深圳官方,希望地方上再增资3000万。

结果很顺利,经过申请批准,最后平安形成招商局、工商银行、中国远洋和深圳财政四方大佬持股的局面。

除了引入外部资本,马明哲还很时髦的引入了“员工持股”理念。

现在看起来员工持股很正常,放在那个年代却不常见。

而且平安并没有让员工实质性掏钱,当时特殊环境下,在蛇口工业园工作的人,必须要交一笔保证金。

平安也不例外,而且保证金还不低,高达3000元。

难怪员工人数扩张这么难,本来政策就严格,这一项就能挡住不少人。

一般常规做法都是会成立员工基金来管理这笔钱,平安当时也有自己的员工基金。

在1992年,经过申请,员工基金转为“员工合股基金”,这就是平安最早的员工持股平台,所有员工都成为了公司的股东。

而且除此之外,员工也可以额外购买股份。

其实对于平安来说,肯定是希望资本金越多越好的,因为保险公司前期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大,而收益会大大延后。

所以公司大力鼓励员工参股,这一点放到现在也很常见。

最后员工总持股比例也有好几个百分点,据说有的是自己贷款,也的是薪酬全部往里面放,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营销别人先营销自己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我们纵览平安的股权结构,非常简单,但是有个很明显的问题,马明哲自己并没有多少股权。

那马明哲是如何管理公司的?

答案就是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平安可以说是最早执行职业经理人模式的公司。

因为从一开始,马明哲本质上就是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只是他兼顾了创始人身份。

重点是董事会很理解这一点,为了方便马明哲的管理,平安很早就有了“三不原则”。

也就是股东不参与经营,原股东方不准派人参与管理,股东方不能与平安有关联交易。

这基本上就是现代版职业经理人模式的核心。

不过平安的这种架构有其特殊性,因为马明哲的身份太特殊了,其他公司很难效仿。

以历史后视镜来看,有利也有弊,但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因为非常有利于前期的融资,毕竟大股东都是“自家人”,很容易就能吸引更多“自家人”。

比如1993年,平安为了再次扩展资本金,以“法人股”的名义向外募集资金。

最后深圳财政拿下这一光荣的身份,认购6775万股,这可是一大笔钱,耗资4个多亿。

不过这次股权融资,本质上是股权交换,因为深圳并没有掏这笔钱,而是把旗下多家国企的股权折算成对应资本,置换了平安的股权。

所以深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平安的大股东之一,而平安手里同样也拿着多家国企的股权,这其实是没有先例的,不过符合“敢为天下先”的蛇口精神。

我忘记了是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国企股权转让过,还是压根就没有以这种方式置换过,反正这件事在当年用现在网络语来说,是上了热搜的。

这次股权置换,虽然没有实质性增加平安的资本金,但是所获得的好处更大。

因为他手里拿着的不止是国企的股权,他们有的还是上市公司,每年都可以坐等分红。

然后这些国企一个个都是巨无霸,当然互相之间合作点业务,那是理所当然的。

三、平安的性质

很多人以为企业名字前面带有“中国”两个字的,就一定是央企或者国企。

其实不是的,比如平安就不是。

或许会疑惑,前面说的那几个股东,不就是典型的国资背景吗。

没错,从股东背景来说,平安确实几乎全是国资,但是要明白一点,国资背景不代表就是国企。

马明哲和海康威视的陈宗年还是有点区别。

首先马明哲是从原工作单位离职后,成为无职业者,才组建的平安保险。

也就是严格上来说,马明哲并不是国企委派,虽然实质上有这么个味道,但是不能混为一谈。

另外平安这几十年的股权一直在变化,今天那更不是国企了。

现在平安的第一大股东是卜蜂集团,在中国的名字就是做饲料的那个正大集团。

第二大股东深圳国资委,其他原大股东都哪去了?

因为在九十年代后期,由于政策的变化,工商银行推出,旗下股权转让给了深证国资委。

还有招商局,原第一大股东,在平安和招行之间,只能二选一,最后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还是选择了招行,卖掉了平安。

然后中远倒是跟政策没关系,我在之前分析中远海控的时候有讲到过,当时中远正好面临破产,不得已只能出售资产。

只有深圳国资一直坚守到现在,正大集团也是替换了汇丰的大股东位置,不过现在也在减持。

所以平安现在是无实际控制人状态,完全是一家公众公司。

至于中国平安里面的“中国”二字,纯粹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现在是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民企了。

早在1992年的时候,企业名称还没有现在这么严格的限制,平安保险那个时候正准备从深圳走向全国,所以获批改名为“中国平安”。

另外还有马明哲的身份问题,虽然目前马明哲持股2000万股,在持股比例里面都只能四舍五入成0.00%。

即便是这点股份,也还是2015年才增持而来的。

之前平安在股改的时候,原本是要分给马明哲股权的,但是马明哲拒绝了。

所以这2000万股,全都是马明哲用自己的钱,慢慢从市场上买回来的。

还有一位跟马明哲很像,那就是王石,也是股改的时候要分配给他股份,也同样拒绝了。

顺便再提一下还有两位,刚好相反。

以为是联想的柳传志,另一位是海尔的张瑞敏,这两位是一只一门心思想多搞点股权。

但是这两位也有本质的区别,柳传志是真把股权转到自己名下,或者说家族名下,纯粹是为了个人利益。

张瑞敏是为了争取更多的股权给到管理层,他自己实际上也没要多少,所以海尔的管理层持股越来越多。

不过马明哲比王石做得好的一点是公司没出现过股权风波,没有万科两次惊心动魄的股权之争。

所以马明哲虽然做了一辈子的职业经理人,但属于特殊的“企业家经理人”,或许这也才更符合蛇口精神吧。

平安自从冠以“中国”二字之后,也正式开启铺向全国的发展之道。

《未完待续》

#财经##股市分析##中国平安##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