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资讯软体协会荣誉理事长刘瑞隆:资讯服务业规模 2030拚破兆

台湾在全球科技评比

刘瑞隆小档案

数位发展部今年正式成立,资讯服务业者对最高主管机关莫不寄予厚望。正值各行各业纷纷启动数位转型,为资服产业迎来第二春,业者希望政府祭出好的产业政策、扶植产值提升,还能协助业者将解决方案及产品输出到国际市场。以下是中华民国资讯软体协会荣誉理事长刘瑞隆接受本报专访纪要。

问:资讯服务业者近两年业绩表现相当亮眼,不少厂商都迎来Y2K以来的高峰,原因为何?动能可维持多久?

答:这两年资讯服务业者表现不错,主要成长来自于两方面,首先是新冠疫情带动了远距上班、视讯会议等新工作模式,连带着,企业云端应用相关需求快速增温。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战促使美国品牌厂去中国化,衍生转单效应,台湾的制造业因此得利。不少制造业厂商都是资服业者的客户,资服业者自然也是受惠者。

随着疫情进入尾声及解封,还有制造业转单的告一段落,这两项推升资服产业成长的力量,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会走缓下来。但幸好数位发展部在8月时正式成立,我认为这代表政府重视我们资讯服务产业,成立数位展部就是对资服业者正面的回应。

提出大资服计划 共创利多

问:对于数位发展部有何建议和期待?

答:数位发展部成立时,我们也有应邀参加,当时我就提出了一个「大资服计划」,希望在数位发展部带领下,台湾资讯服务产业在2030年时可以成长蜕变成兆元产业。

台湾的资讯服务产业大约是4,000多亿元的规模,未来要如何达到兆元产业的愿景呢?我向政府提出的「大资服计划」,这个计划的参与者不仅是既有台湾资服务者(如凌群、神通),还要把大型制造商一起纳进来,有不少大型制造商已经开始跨足资讯系统及应用相关服务,像是友达、台达电及英业达等,而台湾的制造业在全球是很强的,大家可以一起携手打进国际市场。

资服及制造业 合组咱耶团

问:大型制造商与资讯业者要怎么合作?

答:大型制造商所擅长的是把很简单的东西做到数量极大化,但是复杂的东西并不擅长。但这恰巧是资讯服务商的专长,我们很会将复杂的事情极致化。

大型制造商跨足资服领域,与既有资讯服务业者看似竞争,但其实大家可以合作,尤其是可以共同扩展海外市场。从全球来看,知名的资讯服务商已经不是HP等业者,反而是Google、Facebook及Amazon等大型软体商的天下。

大家都看过电影「海角七号」,由在地人一起参与音乐会的开场暖场,大家都有共识这是「咱耶团」。我认为,台湾本土资服业及制造业,也应该用这种心态一起组一个「咱耶团」。

问:台湾资讯服务产业在本土市场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答:过往政府的采购法非常不健全。简单来讲,台湾的采购法是以防弊为出发点,但却带来恶性循环。当政府用这种方式采购,民间企业也会比照办理,业者所遇到的就是杀价及恶性竞争,这是不对的。

如果没有好的游戏规则,就没有人会是赢家。我以篮球比赛为例,国际性的篮球赛,规定一场一队有五个人上场,但是台湾篮球赛的规则,却是不限人数,在场上打人也无所谓,把人打倒之后,剩下者就赢了,但这个孤独的人也无法赴国外比赛,因为不符合国际赛事规则。所以我才会积极推动台湾采购法的修改,希望打造建全的环境。

资服解决方案 傲视全球

问:台湾的资讯服务业有什么强项可以输出到国外?

答:台湾的资服产业可不可以输出?我认为不但可以、而且有竞争优势。比方说,台湾的证券交易系统,台湾的警政系统。其实,从这几年国际竞争力的排名,像是网路准备度、IT竞争能力,台湾都是排名前十,所以台湾的资讯服务能力是强国等级,如果走出去,一定会成功。

台湾资讯服务业者的解决方案,很多是凌驾全球的,例如,远通的ETC是多车道无闸门的设计,成功输出到泰国,凌群也是ETC的团队之一。

目前台湾资讯服务业的优势在于医疗、金融、应用,还有就是工具类,例如网管、流程自动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