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竞争之下 郑永年:对话基础是人工智慧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日前出席第二届大湾区「未来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图/取自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台)

中美竞争之下,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认为,中美之间对话的基础,就是人工智慧(AI)。但他说,如果中国不想错失AI时代,唯一的办法就是「开放,开放,再开放」,并推动制度型开放。

郑永年日前出席第二届大湾区「未来论坛」时发表主题演讲,题为「AI时代的中国开放战略」,据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台转述演讲内容,郑永年于会上提出上述观点。

郑永年引述季辛吉的话说,中美之间有很多的内容可以对话,包括气候问题、公共卫生问题、核不扩散问题等,然而,这些问题虽然重要,但已经不能构成中美对话的基础了。

郑永年指出,中美对话的基础,就是人工智慧(AI)。如果说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对话基础是核武器,那么在当下,中美之间的对话基础肯定不是气候问题,不是核不扩散问题,也绝对不是公共卫生问题,而是AI。

郑永年解释,美苏之间的核威慑,使双方形成均衡状态,以至于谁也不敢发动战争。而中美现在的竞争,核心点就是AI,看谁的AI技术做得好,谁就能胜出。这种技术一旦产生以及发展起来,就没有人会放弃它,这是得到世界历史证明的。即使OpenAI技术会毁灭人类,大家也会竞相发展。

但谈及AI时代与中国开放战略时,郑永年认为,中美之间的互联网经济规模的差距正在拉大。他说,互联网公司还是中美两国的最强,但是量变了。美国这些年互联网经济的量越来越大,而中国的量在缩小,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互联网经济不够开放或者不开放。

郑永年解释,中国互联网公司之间「互不联网」。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是互通、互相开放的,而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之间都是「土豆」和「土豆」的关系,相互间没有任何的关系。因此,中国互联网公司的量加起来很大,但是不强。美国是又大又强,而中国是大而不强。

至于在互联网领域,为什么中国不能像美国和欧盟一样制定规则?郑永年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只在国内有点规则,大部分都是政府部门的监管规则。出了国门,面对的是美国规则或欧盟规则。中国有互联网、有空间、有量,但是没有规则,就是因为没有互相开放。

他说,美国现在不仅制造出ChatGPT,而且还开始制定规则。历史经验表明,新技术的发明者往往是新技术应用规则的制定者。他认为,技术不会是纯粹的技术,技术永远是和地缘政治结合在一起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郑永年说,如果中国不想错失AI时代,唯一的办法就是开放,开放,再开放。中国想要推动制度型开放,第一要与世界规则接轨,要参与进去。

第二要改变过于强调封闭的「小农」意识,要「走出去」。中国已经到了后工业化时代,但思维状态仍是小农意识。中国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是相对封闭的系统,走出去比较困难。

第三,郑永年表示,更重要的是人才开放。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才不够。其实中国人非常行,关键还是要改变体制。技术的进步一定要开放,开放是体制的问题,而不是钱的问题。一定要给科研人员一个足够的自由度,去追求他们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