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路书店街盛极一时 周梦蝶摆摊以诗文会友
台北市重庆南路书店街曾盛极一时,500公尺内挤进上百家书店和出版社。(图/报系资料照)
台北市重庆南路的书店街是5、6年级生的集体记忆。日据时代,重庆南路上便开设了「台湾书籍株式会社」,专门印制当时的教科书,光复后改为「台湾书店」,逐渐形成以教科书为主的出版聚落,大陆地区老牌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3大书局纷纷来台北展店、设立分部,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后,出版社和新书局逐渐向重庆南路聚集,出版界龙头三民书局也是在这个时期成立。
1950年代到1990年代初期是重庆南路书店街的鼎盛时期,短短的500公尺,竟挤进上百家书店和出版社,每天傍晚到打烊时刻,是书店人潮最多、业绩最好、进帐最多时刻。书店街上,除1楼店面,2楼以上还有很多书店、出版社,以贩卖专业、小众类书籍为主,内行的读者大多知道去哪里找他们需要的书籍。
书店街声名远播,海外及大陆人士来台,总要到重庆南路逛书店挖宝,就算不买书,也要到此一游,感染一下两岸三地华人社会中,最具文化气息的活力,如果说,全世界的华人想要买台湾的书,只要到重庆南路书店街应该都会让他们满意。各家大型书店也努力充实藏书、改善店内动线,提供读者更好服务,以三民书局为例,1988年比照百货公司首创在重庆南路门市部装设手扶电梯,方便读者上下楼,成为当时全台第一间有手扶电梯的书局,并贩售各类图书20余万种,成为全国首创图书馆式书店。
书店街上有个特色,每家店门口骑楼柱子旁设有书报摊,早期都是生活困顿的退伍军人利用「地形地物」,用绳索、铁丝网搭起木板挂满书报贩售,由于书店街紧邻台北车站,加上购书人潮,连带书报摊也跟着生意兴隆,非正式统计曾达200多个。
已故诗人周梦蝶曾在明星咖啡厅前摆摊卖书,成为重庆南路书店街附近独特的「文学风景」。(图/报系资料照)
最有名的书报摊主人,首推获国家文艺奖章的传奇诗人周梦蝶。周自军中退伍后,1959年起在重庆南路和武昌街口的明星咖啡厅前摆摊21年,直到1980年他胃出血动手术,无力摆摊为止。周梦蝶的书摊专卖诗集和文哲图书,并出版《孤独国》等诗集,他终日默然禅坐繁华街头,全台文友慕名而来找他,成为书店街最独特又难忘的「文学风景」。创作歌手陈绮贞曾以周梦蝶为主题谱曲写词,2013年如愿与周见面,瞬间成为当时已高龄92岁周梦蝶的小粉丝。
2000年起,金石堂、诚品、新学友等连锁书店大举展店,以宽敞明亮和丰富藏书、吸收会员并提供折扣等方式,大肆攻城掠地,逐渐冲击重庆南路书店街的营运,而后来网路书店兴起及国人阅读习惯的改变,更让书店街的光环逐渐退色,随着正中书局、中华书局、东方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等指标性书局一间间撤离重庆南路,连屹立书店街34年的金石堂城中店也在2018年6月吹熄灯号。金石堂城中店营业最后一天,不舍的读友挤爆城中店,金石堂创办人周正刚当时曾苦笑表示:「以前怎么都不来呢?」
现在的书店街只剩三民书局、黎明书店、垫脚石书店等少数几家书店,根据国民党智库教文体育组今年4月统计,目前书店街1楼店面前3名分别是餐饮业、金融业和商旅,仅存的5家书店当然排不上前3名,除了三民书局,其他书店皆为复合式经营,或专卖特定书籍。国民党智库教文体育组召集人陈学圣认为,文化部去年实施免营业税但成效不彰,应该考虑免房屋税、地价税,透过加大补贴力道、推广阅读活动,勿让实体书店走入历史。
金石堂城中店2018年6月吹熄灯号,众多读友涌入买书,象征重庆南路书店街时代告一段落。(图/报系资料照)
更多 CTWANT 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