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侯柯一张选票 民调决正副
社论
蓝白合不合进入最后关键阶段!在侯友宜抛出不坚持为正,可接受「侯柯配」或「柯侯配」,但「侯柯必须同列在一张选票上」的主张后,双方协商节奏明显加速,不仅主帅亲自上阵短兵相接,妙喻金句更是你来我往。
从「像在逼婚」、「你结婚的对象是谁」,到「这要你情我愿,我等好久了」,再到「两情相悦胜过门当户对」等等,犹如一场机锋百出的相亲脱口秀,更像是一出各怀盘算,却令观众早已不耐、等得逐渐反胃的政治肥皂剧。
侯出击展现合作决心
双方历经几个月的放话、试探,明来暗往的磋商交锋后,现在台面上基本只剩两个问题待解。一是如何确定谁正谁副的总统竞选搭档,民众党早先即提出以「全民调」决定,国民党现在则妥协为「民主初选」与「全民调」各占一半。二是国民党明确要求「侯柯必须同列在一张选票上」绑在一起选,民众党则是先提出以「民调胜者为正选,败者退选」,后又修正为「民调胜者为正选,败者推荐一人搭配」。
这两个问题若无相互退让妥协,蓝白便难以合作。但微妙的是,双方迄今多集中在前项的程序争议上,后者的实质问题只有一开始时曾有过交锋,之后相对便少触及;而事实上,后者反而才是蓝白合能否落实的真正基础所在。
说穿了,柯文哲从一开始便没有当副手的打算,所以他才会早早就丢出「民调赢者为正、输者退选」的提议;即使后来遭到批评,他也只是修正为输者可另推荐一人搭配为副。似乎他要么不认为自己的民调会输给侯友宜,要么万一输了,他也不愿与侯绑在一起当副手,而希望留给自己更大的发挥空间。
但柯的这种想法却是一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心理,无论从政治学理或实务运作上而言,都是讲不通的,因为两个党的合作尤其是选总统者的竞选结盟,既要有权力的共享扩大,也得负起相对责任;折腾了半天,若只能成就民调赢的人,却彻底甩开民调输的人,难怪这样做会被称为「淘汰赛」,根本不是什么蓝白合。说得更白,原本蓝白合就很不容易完全吸收彼此的票源,如果侯柯两人再不列在同一张选票上,而是出现另一个备胎为副,那无论谁为正副,就更无法吸收对方的选票,还可能气走原本支持自己的票源。
柯玩过头恐弄巧成拙
如果蓝白合是由柯文哲领衔竞选,问题可能相对单纯一点,但若是侯友宜在民调胜出为正、柯为副绑定竞选,将来大选胜出后,柯便只能担任副总统,失去担任阁揆或立法院长的可能性,这对企图心饱满、政治能量丰沛的柯P自会觉得「龙困浅滩」,当然有顾虑;而如果国民党并非有意借此「锁住」柯,在这方面也应该有更足够令柯与民众党放心的承诺或协议,才能使侯柯同列选票之议落实。
蓝白合倡议多时,直到近来才有了较具体的接触和互动,从一开始外界觉得民众党提出的做法在先也更明确,而国民党始终反应迟缓、瞻前顾后,到最近一周来主帅侯、朱二人出手,有所退让且务实,蓝营已不再被柯拖着跑,柯也未必占尽先着。民意逐渐看清楚,柯仗着目前民调较有优势且战术灵活,借着蓝色支持者的焦虑和分裂,以及过半选民对政党轮替的企盼,在国民党、郭台铭甚至民进党之间,操作若即若离的「弃保」氛围,在祸福相倚间,难辨虚实。
如果柯过度执迷于自己机变精明、以小搏大的赌徒自信,一旦玩过头,分不清敌我利弊,极可能弄巧成拙,让柯的政治公信力崩盘,选票基础解体,原本不满蓝绿的选票各自归队,中性选民失望,结果就是把能赢搞到全输。民众党究竟是要与国民党合作,发展成一个中型政党再稳健壮大?还是宁可赌一把与其他政治势力合作,认为还有成为「关键少数」的退路?柯P与民众党支持者真的都要想明白算清楚。
对国民党来说,让侯柯同列一张选票,实现蓝白真正合作,这才是必须坚持捍卫的关键,至于谁正谁副,蓝营大可接受以全民调产生,何况以现在的走势还难定输赢。当侯友宜与国民党的智慧气度以及追求政党轮替的决心,都已经展现到这种程度,蓝白合岂有不成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