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儿时记忆 公馆乡农会推冬季客庄福菜节农业嘉年华

公馆乡农会推福菜节农业嘉年华系列活动,首先上场的是堆秆棚。(读者提供/谢明俊苗栗传真)

堆秆棚请来7位老师傅传承这项技艺。(读者提供/谢明俊苗栗传真)

每逢冬日,公馆客庄最常见到的景象就是晒福菜,空气中充满着福菜香味,是许多人童年记忆,公馆乡农会为了保存做福菜传统,推出结合福菜节与传统农村景象的农业嘉年华活动,并在苗栗特色馆广场,请来7位老农搭建稻草「秆棚」,让民众体验传统客庄活动。

公馆乡农会总干事古雪云表示,晒福菜是公馆冬日特殊的景象,空气中充满福菜的香气,利用收割完的稻秆堆「秆棚」更是失传近30年的农村景观,公馆乡农会为把福菜产业与客家文化结合,去年在新东大桥与客属大桥间的15公顷稻田洒下向日葵、大波斯菊、黄波斯菊种子,同时种了萝卜、芥菜,打造属于公馆的「花田一路」。并办理传统农事挤福菜、扎秆、堆秆棚,吃传统美食福菜汤,获得许多民众热烈回响。

今年再持续推出福菜节农业嘉年华,特别在苗栗特色馆堆「秆棚」,请出7位老师傅指导堆秆棚的技术,运用预留的1公顷的稻秆搭起一座秆棚,重现台湾早年农村意象。

古雪云指出,旧时的农业社会稻谷收割后的稻秆用途很广,稻秆可作为牛只粮草、充当家庭柴火、屋顶建材或作物覆盖物,实用性高,为方便保存与使用,农家会将禾秆捆扎,堆叠成高耸秆棚。客家谚语「秆棚大、猪栏透粪缸、井头透落缸」,就是描述早期农村社会理想出嫁对象,秆棚大小成为判读农家经济状况的指标。

公馆乡农业嘉年华系列活动从11月中旬稻作收割后开始启动,第1场农事体验扎秆已于日前在十方圆通寺前稻田完成,并于11月中旬在公馆乡农会前布置结合竹编、稻草的装置艺术「跨年祈福圣诞树」,明年花田盛开时将呈现公馆的「花田一路」美景,提供丰富多元的农村嘉年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