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国博与重述历史

天安门广场上的「孔子像」引起争议,很大程度在于其安放的位置,因为天安门是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核心象征地带。但其实,支撑「孔夫子」重新登临历史文化舞台的是近几年来关于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历史的大规模重写工作,在那场争论中很少有人提及这些,人们忽略了「孔子像」身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本身所发生的「脱胎换骨」的变化

国家博物馆改造工程历时4年共花费25亿元人民币。如此大规模的改建并非只是简单地扩大建筑面积及完善内部装饰,更重要的是,把2003年由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而成的「新国博」不仅在建筑结构上实现完全融合,更将内部陈列方式改头换面,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博物馆。

改造后的「新国博」从「中国通史陈列」到「古代中国陈列」已经「变脸」,不再采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社会演化形态来结构展览,而是以王朝更替为主要线索,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等8个部分,其中古代珍贵文物成为展览的核心,如《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等。

当下的「古代中国」通过把文物放置历史前台而实现一种对历史的去历史化叙述。在这种以珍贵文物为标识的辉煌古代文明前提下,「复兴之路」成为重写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的基本策略,也就是说曾经光彩夺目的「古代中国」正是近代中国所要「复兴」、「怀情」所在。在这个意义上,新国博完成了对「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之间的内在融合。新国博标志着1980年代以来去革命化的历史书写终实现了作为民族国家历史记忆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