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冷水坑溪改善淹水增设步道 90岁女邻长新体验
▲90岁的仙水里邻长蔡女足,在新竹市长林智坚陪伴下体验人行步道。
解决冷水坑溪水患问题,新竹市政府向经济部水利署「流域综合治理计划」争取经费,耗资835万元,进行排水应急工程,1日举行竣工典礼,90岁的仙水里邻长蔡女足,体验崭新人行步道带来的便利,开心的直说「步道好漂亮,走起来方便又安全!」市长林智坚表示,借由此次工程,同时增设人行步道,营造人车分流的友善人行环境,未来也将针对光复路一段525巷几处瓶颈道路,进行拓宽,让上下班通行园区更顺畅。
林智坚表示,搭配冷水坑溪右侧护岸的重新修复,同步新建长约75公尺、钢构的人行木栈道与无障碍斜坡,并栽种树木,进行环境美化。他表示,光复路一段525巷是通往园区的交通要道,上下班尖峰时段,车流量多,人车争道险象环生,透过人行步道的兴建,达到「人车分流」目的,提供市民安全的生活环境。
除了已完工的冷水坑溪排水应急工程外,针对光复路一段525巷、镇安宫往园区方向几处瓶颈路段,市府也已着手规划拓宽,盼解决长期以来,此路段上下班交通壅塞情形,让民众有条更快速、便捷上下班的道路。
新竹市工务处表示,新竹市市管区域排水冷水坑溪起点,从隆恩圳汇流点至静心湖,长度2,849公尺。过去镇安桥、六号桥间冷水坑溪水道宽只有6米,加上周围地势较高,若「做大水」,常造成积、淹水情况,影响周边住户生命财产安全。市政府向经济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局争取835万元经费,进行河道拓宽工程,将原本6米宽的通洪断面,拓宽为8米,并修复年久老化的渠底及护岸,改善当地淹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