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養生村太花錢?看日本創新老齡照護:打造互助式住宅、讓老社區年賺6千萬
日本的创新老龄照护-快乐公寓不受拘束也不寂寞
在日本的一次旅行中,我遇到了一个鲜为人知却又非常特别的地方:一栋名为「快乐(Happy)公寓」的混龄照顾建筑。这座公寓的故事起源于三十七岁的社长首藤义敬(Shuto Yoshihiro)先生。在2017年,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和父母、祖父母一起生活并加深彼此之间的连结,他决定在市郊建造这栋六层高、有四十五个单人房间的互助式住宅。
日本有一间「快乐(Happy)公寓」混龄照顾建筑。这里没有像护理之家或安养院制式的作息安排,大家各自照着个人的兴趣或步调,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示意图/freepik
令我惊讶的是,这栋建筑并非传统的护理之家,而是一个私人住宅。里面有约四十个房间,这里的住户80%主要是失智症的长辈。他们并没有像护理之家或安养院制式的作息安排,也不会要求每一个人要一起参加活动,大家可以各自照着自己的兴趣或步调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特别的是,一楼大厅是社区的交流中心,让社区的人随时进出,甚至于住在附近的老人家或不愿上学的小学生或中学生,都可以进来自学。社会人士或工作人员都可以成为教学的讲师,然后协助毕业和就业。
快乐公寓的目标就是,「尽量减少约束,打造一个让长者不再独居,也不需要负担高额的住宿与照护费用的地方。」这打破我对老年照护的刻板印象。
这样的模式在台湾也有类似的例子。例如在台中沙鹿,有一家叫做「好好园馆」的机构。这是一位社工背景的教授开设的,其设计和环境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氛围。这里有各种植物和羊群,给予长辈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失智症对家庭的影响是深远的,而我自己也有经营失智症据点的经验。我曾见过一位阿嬷,她常常误认其他人偷了她的钱,甚至连家人也不例外。这导致她与家人的关系紧张。此外,她也会频繁地去商店购物,但购买的物品都不会使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尝试与商店协商,希望能够将她购买的商品退回。
日本的创新老龄照护-上胜町的经济模式启示
除了快乐公寓,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把老化社区打造成年营收入近三亿日圆(折合新台币约6千4百多万元)的案例。幕后推手为现年六十四岁的横石知二先生。
这案例位于上胜町,因人口外移及老化,目前全村仅有一千五百人,而且九成是老人,却有三百人做叶子相关工作,例如栽培和采集树叶。
这些树叶被用在高级日本料理的盘子上。透过一个特殊的系统,这些长辈可以在家中接单,然后出货,就像家庭代工一样。这让许多八、九十岁的长辈觉得自己还能有所作为,并从中获得收入和成就感。这种将照顾和经济活动结合的模式为社区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除此之外,在日本我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社区模式。这个社区里,居民可以发行自己的货币,并在社区内进行交易。更令人惊讶的是,附近的畅货中心和百货公司也接受这种货币作为交易方式。这种自主经济系统的设计,真的让我觉得非常新奇。
这样的模式,无疑是对于推动自治住宅和经济社区发展的一种新思维。透过自己的货币,或是打造特定的市场,这些老年居民不仅能够确保自己的生活需求,还能够参与社区的经济活动,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
台湾目前面临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其实与日本非常相似。但比起日本,我们的老龄化和少子化速度甚至更快。这也意味着,未来我们的社会中,将会有更多的独居老人。当我们考虑到这些独居的老人,可能因为生活困难、诈骗或其他因素而流落街头,我们应该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照顾和支持呢?
我认为,我们应该考虑建立一个提供劳务的平台,让这些老人可以找到自己能够参与的工作,从而获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实施这样的计划?如果我们能够参考这些日本的模式,为这些老人提供一个可以自主经营和参与的社区,这不仅可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更可以帮助他们找回生活的热情和活力。因为,我深深相信,无论年龄大小,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预见50岁后的大小事》。 图/财经传讯
本文摘自《预见50岁后的大小事:生命中不能不知的关键时刻,集各领域专家教你解决中年后的财务、医疗、心理、法律等各种问题》,2023/10/26财经传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