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程拜访

虽然是经典搬演,黄建业老师说,选这个题材其实是和台湾当时的不景气有关。这关联阿瓜一知半解,倒是戏刚演完,县议员选举就登场了。阿瓜发现那些塞到信箱传单候选人名字下面都写着「专诚拜访」四个字,觉得真是太讽刺了。

学校对面的杂货店老板真有兴趣,下午一家四口来看。晚上我特地去买东西,他说看《变奏巴哈》要想,这出戏较不费脑筋,一看就懂了。(1986.1.2)

赖声川老师在国立艺术学院连做三出制作之后,虽然连获好评,还是传出他在系务会议被围剿,说学生只会集体即兴创作,不会演别的了。于是下一学期,推了黄建业老师当导演,剧码是《专程拜访》──好莱坞拍过一次,中文片名叫《贵妇怨》,大陆则译成《老妇还乡》。总之是杜伦玛特的代表作,讲一个有钱的老妇为了报复从前的情人,用庞大的捐款诱使故乡镇民全部变成杀人凶手。既是对人性同流本质的洞察,也是对资本主义和多数民主的批判。

黄老师才三十出头,已经是台湾首屈一指的影评人,也做过实验剧,阿瓜和同学在他的课堂上,学到了看电影门道的基础,对他十分敬爱。那时他新婚不久,每天笑瞇瞇像尊弥勒佛。结果与他在文化大学同窗的阿登老师跟学生爆料说,黄建业念大学时是个忧郁诗人,每天写一首诗给一个舞蹈系女孩,但终究没追上,现在的太太是参加救国团活动认识的。阿瓜才知道,原来浪漫诗人和理性的评论家,是可以并存一身的。

阿瓜应征导演助理,可能是因为角色太多、演员太少,还是被派去演一个戏份不多的神父。阿瓜为了做功课,跑到芦洲天主堂找神父聊天道具十字架和阿瓜的脑袋上,都身不由己被洒了圣水

演出前一周,整出戏先搬到高雄文化中心的至善厅(小厅首演。文化中心到处都是标语铜像官气十足。但工作时间极其仓促,上午开始装台,晚上就要演,根本没时间做技术排练场地设备不佳,舞台两翼穿帮得非常厉害,整个场景幻觉完全被破坏。灯光乱走,经常景没换完,灯就亮了。音效更是或早或晚,男主角上教堂向神父求救的一场,最后关键的钟声,竟然迟迟不响。阿瓜和同学陈立华两个,只能晾在台上,开始用上赖老师教导的即兴创作。

回到台北的国立艺术馆演出,总算顺利多了。只是阿瓜被发胶薰得头昏脑胀,快要中毒,晚上洗四次头都还洗不干净。

演这种小孩装大人的戏,对所有的人都是考验。阿瓜的妈妈带亲朋好友捧场,瓜哥批评阿瓜的神父演得不像,一位信主阿姨也说,有这种谋财害命的神父,怎么得了!没有参与演出的同学小夏则来报马,说林怀民蒋勋、王小棣,都中场休息就走了。阿瓜也很自责,他只顾每天下课就跑到台北狂看电影,根本无心琢磨自己的演技

虽然是经典搬演,黄建业老师说,选这个题材其实是和台湾当时的不景气有关。这关联阿瓜一知半解,倒是戏刚演完,县议员选举就登场了。阿瓜发现那些塞到信箱的传单,候选人名字下面都写着「专诚拜访」四个字,觉得真是太讽刺了。不过若是今日,经历了官商互通、草菅人民身家性命核四、六轻、八轻……,再来看这出讲钱能通神神能害命的寓言,应该更心有戚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