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献策 抢攻疫后商机
以发现iPSC(诱导型多潜能干细胞)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山中伸弥教授表示,他带领的CiRA基金会,正透过三项策略推广iPSC疗法普及化,一、建立HLA haplobank异体细胞库,二、透过CRISPR/Cas9基因体编辑,剔除可能引起异体细胞移植排斥反应的三种生物标志,三、利用患者自己细胞,提供客制化iPS细胞疗法「my iPS」计划。
山中伸弥说,iPS近三年技术大突破,预期2025年有机会在医院实际应用。目前阳明交通大学已经成为「my iPS」计划的国际合作伙伴。CiRA今年6月访台时,研发中心长冢原正义(Masayoshi Tsukahara)表示,期待能够与台湾在制造科技上的优势结合,大幅降低细胞生产成本。
李钟熙表示,山中伸弥的演讲凸显了利用异体应用降低细胞治疗成本,台湾应该加速异体细胞发展,及松绑学研界,目前台湾公立大学医学院不能成立公司,应进行法规修改,让公益与营利结合,加速发展创新生医技术。
另外,疫情也改变很多医病新思维,德国资诚合伙人暨欧洲制药、生命科学负责人Thomas Solbach认为,未来的医疗保健将在个人化、预防医学发展推动下,从「以病人为中心」转为「以人为中心」导向。
生物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吴忠勋认为,生物标志(Biomarker)可精准筛选受试者,大举降低临床费用,提高药品上市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