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金融的护城河:唯有平安才能复制平安
即便已经过去了十五年,人们对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记忆依然深刻而敏锐。
大型金融机构一夜溃败之下,夜夜笙歌的CBD徒留一脸错愕的高级金领,人的骄傲如同碎纸机下的A4纸,化为雪片落在涌动的闹市街头任由踩踏。凡此种种,勾勒出现代金融体系,脆弱的金字塔尖在崩溃边缘的景象。
一名前雷曼员工的失业时刻
数不清的金融机构在公众的责难声中倒下,然而,也正是在几乎寸草不生的全球金融风暴中,平安2002年引入的外方股东——汇丰集团成为了为数不多的相对赢家。
2009年上半年,率先从危机中苏醒的汇丰集团在全球银行与市场业务上创纪录地实现了62亿美元利润,比2008年下半年增长了7倍。时任CEO Michael Geoghegan 把汇丰在动荡局势下的业绩表现归功于「多元化」[2]。
对于平安来说,这是一剂重要的强心针。
从成立之初,平安就意图学习全球顶尖金融集团,制定综合金融的战略,并通过全球化资产配置,以规避单一经济周期的风险、平滑单一资本市场过大的波动。只是,席卷全球市场的金融海啸,让国内外的投资者都产生了对「大型金融机构」的惧怕和担忧。
尽管现实如铜墙铁壁,平安却未曾动摇。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引入汇丰作为自己最为重要的战略股东时,平安看中的就是它强大的综合金融能力。2009年上半年汇丰坚韧的营收表现,也在众人皆沉沦的危机过后,为平安力排众议、坚定综合金融提供了扎实的论据。
因为综合金融几乎是一个最佳的共赢模式:对客户来说,它意味着更好的一站式服务;对投资人来说,它创造了更高的股东回报;对实体经济来说,它提供了更精准更高效的支持。
最大的问题,是难。因为极其复杂,所以鲜见成功。
但偏偏在平安的字典里,「困难」二字从来都不是不做的理由,正如马明哲在《平安心语》里所言,迎难而上才是平安的制胜武器。
因此,从「打地基」的那一刻开始,平安就在解决困难和自我变革中不断进化,在综合金融道路的实践中付出的所有努力和资源,在30多年后得以回响。
如今,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迈向深水区,平安的探索与成功也将在未来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居民理财:从处处开户到一个账户
在中国金融行业的历史上,综合金融一直是一条少有人踏进的河流。
对于股东而言,这个极其抽象的商业模式通常伴随着极其具体的麻烦——更复杂的收益计算、更棘手的公司治理,以及短期总是要求更多的投入,而把回报递延到自己未必等得到的「以后」。
机构们往往会在保险、银行、证券上首先做出一条路线选择,然后在单一业务上不断耕耘来不断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很大程度上,对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形成气候的中国金融机构来说,这的确是早期阶段一个更稳妥的选择。
在这样的生态下,金融机构们几乎都走上了「卖产品」的道路。
不论是投资端的理财、信托、基金,还是融资端的房贷、经营贷、消费贷,因为产品性质本身的雷同,机构之间的商业竞争也大多收束到「性价比」上。于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收益率或是利率成为了人们衡量「金融服务」优劣的几乎唯一标准。
然而,问题在于当不同金融机构为了KPI而各自为战的时候,大众却面临着「算不出总账」的窘迫——
工资卡是工资卡、信用卡是信用卡,股票交易用的是A券商,基金买卖又用的B平台,保险产品又是来自C公司。人们辗转在多个银行账户、证券账户和保险产品之间,跑了无数网点和营业部,加了各路备注不完的销售微信,最终算不清楚财富真实的保值增值情况。
账户收益率的计算一直都是难题,在这个层面上,机构做不做综合金融,就是在选择把难题留给更专业的自己,还是更弱势的客户。
事实上,早在2004年香港上市前路演,面对国际投资者对综合金融提出的担忧时,马明哲就为平安做出了一个充满前瞻性的选择:如果不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多种服务」的综合金融道路,「小成」没有问题,「中成」也有可能,但很难「大成」,也就是不能成为行业标杆,更不可能成为一家世界性的创新公司[1]。
平安壹账通为客户提供的一站式服务
到2009年,平安推出壹账通,并在2010年开始组建项目组,专门推进「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后,平安的综合金融已显露雏形。此后,在「集团控股、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整体上市」的经营模式下,平安持续完善业务,实现了全金融牌照,随着综合金融的不断深入,「一个平安」的内部文化也逐渐呈现出「一个账户」的客户体验。
平安有近 40%的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
如今来看,当年投资者的担忧,更多是一种对历史的单调回溯,毕竟金融行业素来有「银行是躺着吃饭,证券是坐着吃饭,保险是跑着吃饭」的俗语,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分业监管现实也是综合金融绕不过去的隐形成本。
但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金融服务不论是银行、保险还是证券,本质上都是针对「风险」提供专业的定价和管理能力,在遵守各个条线自身规定的同时,综合金融模式在集团内部不仅没有业务冲突,反而是一种优势互补。
与此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今年5月正式挂牌,也预示着整个金融行业的经营和发展会发生相应的调整。
说到底,当大众们逐渐厌倦在一个又一个「网红资产」里不断辗转腾挪又算不清楚真实的盈亏得失,追逐单一资产收益率的游戏终究会走到死胡同。
而如今再看,当初的平安不止是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更是把难题做在了同行的前面。
资产配置:财富管理领域的稀缺供给
2019年,央行对全国3万余户城镇居民家庭展开了资产负债情况调查。随后的报告显示,中国家庭的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房产占到总资产的6成,比美国居民家庭高28.5%,而金融资产占比仅为20.4%,且以无风险金融资产为主。
统计的结果 与人们曾经感受到的时代脉搏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购房是过去大多数中国家庭抵抗通胀的普遍方式。实际上,就在央行展开这项调查的前一年,全国楼市在2018年共计405次地产调控政策中仍然高歌猛进,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刷新了记录。
只是,所有对单一资产的押注,通常都会导向风险的积累。随着「房住不炒」已然从口号变成现实,地产调控政策走向放松,居民财富逐渐从回归居住属性的房地产中流出,人们或主动或被动地从实物资产转向金融资产,也开始面对一个充满波动的财富管理市场。
然而,过去的两三年时间里,不论是股票市场、权益基金的大波动,还是债券市场、理财产品的破净潮,都让对波动率非常敏感、风险承受能力有限的普通家庭,承受着难以名状的资金压力。这种无所适从的茫然,逐渐累积,以至于中国财富管理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信任危机。
往后看,地产红利结束、刚兑时代已尽,资产配置就是家庭财富稳健保值增值的唯一通途。这种需求侧的深刻变革,也将引发供给侧的重新洗牌。
当任何单一产品都无法再像曾经的非标信托或银行理财那样一劳永逸,就没有永恒的无敌产品,只剩无尽的资产配置。而在这条路径之下,平安得益于其长期构建的综合金融能力,以及对各类资产风险收益的深刻理解,而成为了财富管理行业一个稀缺的供给:
多元化的金融业务使得平安拥有了经营上的「逆周期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映射到客户的账户中,就是通过全面的资产配置帮助每一个中国家庭拥有应对周期起伏的「保险」。
今天的平安早已不仅仅是一家保险公司。
在1995年末聘请麦肯锡为综合金融制定了整体规划后,平安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不断扩充能力。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率先实现了保险业全牌照,并先后突破证券、银行和资管业务;2011年至2020年,又陆续成立了平安基金、平安银行、平安租赁、平安普惠和平安消费金融,稳扎稳打地实现了全金融牌照。
这种能力的积累,必须要用漫长的时间一步一步突破圈层,一点一点积累经验。时间是最大的成本,但对于早早布局的平安来说,这成为了如今不可磨灭的优势。
复杂的综合金融业务必然要求一个金融机构具备极强的科技运营能力,在这一点上平安又将先人一步的前瞻能力发挥到极致。
早在90年代末,麦肯锡的规划里就将「科技变革体系」的思路扎根在了平安的业务中。2000年7月,平安推出了中国内地第一个统一的电话中心(Call Center)。2002年汇丰入股后,平安又分批将中高层派往汇丰的巴西后援中心,考察大后台的建设。2006年5月正式启用的平安张江后援中心,至今仍然让许多金融机构负责人感慨「我们也想做,但是做不了。」
2013年,平安开始自主研发和使用云计算,到2018年时,不仅绕开了阿里、腾讯等巨头的包围,还在2018年正式对外发布平安云,不仅高效服务了自身超过2亿的用户,还能将强大的云计算服务技术和在金融场景下的服务经验,赋能给大量的中小金融企业,推动整个金融行业的科技化进程。
可以看到,来自国际视野的前瞻布局和金融科技的持续赋能,都在平安的发展道路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把综合金融从设想变成了平安的现实。
而在充满波动的今天,整个金融服务行业也从质疑综合金融、理解综合金融,走向了需要综合金融。
周期跨度:从未来到现在
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的中国平安,起初是一家只有13名员工的保险公司,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成长为今天这家员工总数超过30多万的金融巨头。它见证了经济发展的成功,也看到中国人的财富管理和金融服务需求,还有很多值得做得更精细的地方。
截至2022年末,平安的客户数量达到了2.27亿人。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上,平安内部的大模型会依据资产等级、人生阶段和职业三个维度来做进一步划分,来分析和预测客户的金融需求。
以小微企业主客群为例,小微融资、灵活财富管理、兼顾企业和家庭的保障产品是他们的核心金融需求。在不同的年龄层,这种需求又会进一步分层。
比如在青年阶段,这类客户的金融需求更偏日常消费和灵活理财,车险、信用卡分期、消费贷、活期存款是最为刚需的产品;而到了中年阶段,则更需要通过家庭保障保险、意外险、药诊权益等来构建一个保障体系;当他们步入老年,活期理财、养老FOF、意外险和健康险等保障日常生活的养老储备及灵活理财又会成为金融服务里的重中之重。
数据来源:海通国际
从表面上,似乎其他机构只要完成产品的堆砌就可以复制一个平安的综合金融模式。
但在这种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里,真正关键的问题,从来不是盲目地多卖几个产品,而是从用一种长期视角出发的「服务意识」,构建出对客户需求的洞察能力和在产品供给上的执行能力。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保险业务起家,奠定了平安与众不同的服务基因。因为本质上,保险提供的是未来需求性的产品,这种在超长久期的视角下构建出来的综合金融服务,是其他非保险业金融机构很难沉淀的文化。与此同时,堆人堆钱堆时间的巨大科技投入,又让保险业的同行们难望项背。
就在别人难以复制其综合金融模式的当下,平安30多年来所积累的广泛的渠道网络,叠加其大数据风控模型、平安云服务等科技能力,又使得它可以更高效地复制自己的每一个案例,实现金融服务的普惠。
中国金融业发展至今,综合金融的含义早就不是简单地停留补全业务牌照、多卖几种产品上,而是广泛地考虑到一个普通人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所会产生的所有金融需求。而当整个行业面临如今「高质量发展」的命题时,机构之间终究绕不过去成本的竞争。
从成立之初就笃信「只有靠综合金融的协同效应,才能把成本降下来」的平安,也始终没有偏离自己的航道。
到今天,一个客户几乎全生命周期的金融需求都可以便捷地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及时、优质的响应时,平安的综合金融模式,早已于无声处走进了千家万户。
尾声
如果说,平安的综合金融模式有任何的护城河,或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间。
表面上,这一切来源于平安布局得早。但这一个「早」字背后,是当年中国金融行业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平安就具备了超长期的战略眼光,并做出了准确的路径选择;是即便在现实的重重考验里经受过试错的痛苦,平安仍然矢志不移地继续前进。
说到底,企业的护城河永远只有一个,就是能够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能够在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勇敢地付诸实践。「正确」意味着持续下去一定会产生好的结果,「难」意味着高门槛淘汰了大量竞争者。二者相乘,只要时间越久,积累的竞争优势就难以逾越。
金融是一个摸着钱过河的地方,人性与利益之间的搏斗,让前瞻和坚韧在这个行业里因稀缺而显得耀眼。
但在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当下,战略的决心和战术的耐心相结合是中国金融机构走向强大的必经之路,平安的综合金融之路就是一本不能不读的「教科书」。
参考资料
[1] 无止之境:中国平安成长之路,秦朔、陈天翔
[2] HSBC and Barclays ride out global storm,FT
[3] 中国平安2008年年报
作者:张婕妤
编辑:李墨天
视觉设计:疏睿
责任编辑:张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