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海归”新匠师卢雨彤:做人生的编剧

作业帮正在推行“百万名师计划”,一年内将从全球Top30的名校,校招数十名优秀应届毕业生进行重点培养。未来,他们将成为拥有百万流量、百万学员的名师。

22岁的卢雨彤是作业帮“百万名师计划”引入的“海归老师。作为哈佛大学国际教育政策的硕士研究生,卢雨彤在毕业的时候收到了来自公立校、国际学校、在线教育等多家机构的offer,但她最终选择了在线教育。

这并不是一个轻易做出的决定。2020年8月回国后,卢雨彤去每一家给她发offer的公司都考察了一轮。在作业帮,她和面试官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长谈,最后选择留下来。

在哈佛教育学院国际教育政策方向的研究生中,卢雨彤是为数不多的本科毕业就直接去读研学生,在她身边很多同学都是工作多年才去作教育政策方向的研究。

当得知在线直播课可以同时面对成百上千甚至数万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时,卢雨彤充满期待。在哈佛的时候,卢雨彤曾经上过一门课程——科技赋能教育,她特别想去看互联网科技怎么和教育联系,教育如何在科技的场景中发生。

其实,有关教育的变革,小的时候不自知,现在回想起来,卢雨彤发现,自己一直身在其中。

四年读完小学

合肥实验学校曾开启过一场在全国备受关注的“学制改革”实验——用4年时间完成6年的小学教育。每一年,实验班的招生都吸引了当地大量家长报名。2004年,经过三轮测试,6岁的卢雨彤成为“学制改革”实验班的一名学生。

卢雨彤还记得第一轮考试。老师给出一个圆圈,问她从这个圈可以想到哪些东西,然后是记忆力测试等等,最后一项是到学校里实际上一天课程。卢雨彤在这里用4年时间完成了小学6年的课程。2008年,10岁的卢雨彤就小学毕业了。

实验班的经历,或许是让卢雨彤对教育政策感兴趣的一个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适应这种4年学制。”卢雨彤还记得,在她那一届,也有孩子在四年级小学毕业之后,觉得基础没有打牢,又去了普通的6年制小学,学了两年再去考初中。

几乎从小学开始,卢雨彤的身上就一直贴着学霸的标签,最好的小学,最好的高中的实验班。但实际上,卢雨彤并不是标准意义的学霸,一直到升入高中后,她仍然热衷于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卢雨彤读高中时,学校正在做素质教育的改革创新。“当时校长说要把高中办出大学的样子,所以我们高中里有选修课,有社团。”卢雨彤是学校国学社的负责人,高二的时候她正热衷于舞台剧

学校举办话剧节,卢雨彤发动了全班同学参演她改编的舞台剧《福尔摩斯—波西米亚丑闻》。“波希米亚丑闻”是福尔摩斯的经典剧集,但是并没有现成的舞台剧本。为了写剧本,卢雨彤一个月内看了四五个版本的福尔摩斯剧集,又去图书馆翻了英文原著。 写剧本的那几天,卢雨彤几乎天天都是凌晨2点多才睡。因为要先写学校的作业,写完作业才开始写剧本。作为这部舞台剧的编剧同时兼导演,卢雨彤动员了全班的同学参演,是这届话剧节上参演人数最多的剧目。

卢雨彤在高中“搞事情”远不止这些。她还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经常晚自习不上就去外面演出。虽然自己投入很深,但对于高中时学校在素质教育中所做的尝试,卢雨彤觉得,可能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校和所有学生。

在中国,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高考依然是比较重要的一道门槛。卢雨彤所在的高中,是合肥市最好的,学生都是从各学校掐尖儿招进来的。“这些孩子或许有条件有能力有精力去做学习外的一些东西。但如果是初中基础就很薄弱的孩子,让他们在这种环境当中大部分可能就会比较迷失,一方面可能学习不太能跟上,另一方面又特别向往做这样的事情,可能反而会耽误了。”

改变的发生

很多人上了大学后开始放飞自己,但卢雨彤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学习上。“可能是因为高考没考好,有种愧疚感,就在思考这是怎么回事。”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卢雨彤的专业外交学,但专业之上的未来,依然模糊。卢雨彤想要给自己找到一个方向,因此她花了很多时间在探索自己上面,去学习、交流。

大二的时候,卢雨彤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实习,当时接触到的一项工作就是做教育政策创新奖项评选,去评价全国各个省份的教育改革案例。这件事给了卢雨彤一种未料及的触动,从小学到高中自己亲身经历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实践,在脑子里突然有了清晰的印记。

在一家教育基金会实习的时候,卢雨彤曾设计策划过一次素质教育的夏令营活动。这个活动帮助湖南偏远地区的孩子去长沙,做各种各样的体验活动,比如带孩子们去城市里了解书店形式,让孩子们体验科技的改变如何融入到生活之中。孩子们会发现,书店不再是单一的书架,有了很多融合的东西,比如书店里有咖啡厅,有智能图书馆,可以进行检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要去思考怎么利用这些东西,怎么提升自己收集信息的能力。活动结束时,孩子们要产出一个类似报告的东西。

“然后你会发现,教育这件事情,会让你迅速地看到改变的发生。”来参加活动的孩子大多是湖南较为偏远地区大山里的孩子,在来到城市之初,这些孩子大多表现得非常腼腆,但是一个星期得学习和互相合作之后,这些孩子会变得非常自信,愿意表达和展示自己。

虽然不是很确定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但卢雨彤肯定,教育这个领域里有她想做的事情。教育的形式也不是只有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这一种形式。

外面的世界

几乎从大一开始,卢雨彤就开始为留学做准备了。这也是父母在她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她产生的期待:无论做什么,走出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带着这样一个朴素的想法,父母在卢雨彤4岁的时候给她报的第一个课外班就是英语。卢雨彤也把自己在英语学科方面的优势一直保持到了现在。

在申请留学学校的时候,卢雨彤选择的专业方向都与教育有关。“这个领域是我确定的,想做的事情。”卢雨彤说自己是ENFP人格,喜欢赋能别人,并能从中获得成就感,而教育这个职业正是这样。

卢雨彤去了哈佛大学。她是哈佛国际教育政策研究方向中为数不多的本科毕业就去读这个专业的人,同学中大部分人都是工作了多年以后,带着自己对教育的经验理解去读政策。身处其中,没有一线的经验,卢雨彤觉得自己很稚嫩。

2020年1月,卢雨彤获得了一次实践机会——作为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派出的国家教育部咨询顾问去非洲国家调研当地教学情况,并针对这些国家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意见。

卢雨彤和另外两位同学来到了尼日尔。尼日尔当时求助哈佛教育学院的原因是发现自己国家学生的语言和数学能力非常差,在世界排名中倒数。尼日尔教育部长不相信自己国家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水平,所以急于寻找哪里出了问题,想解决这个问题。

在尼日尔的三周时间里,卢雨彤和同学与尼日尔的教育部长座谈,去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参观,去学生家里家访。他们发现,虽然当地的官方语言是法语,但是孩子们要到四年级才开始用法语授课,在这之前,当地有十几种语言,而这些语言都没有对应的教材。并且,当地的教师资源匮乏,收入微薄,很多教师都是兼职。

尼日尔差不多是非洲最穷的国家。但是,无论是当地的老师还是家长,都觉得教育是很重要的事情。有家长在集市上卖东西赚到的钱非常少,但他们会把这个钱凑起来拿给老师,让老师去买教材。很多老师,虽然是兼职,靠这份工作糊口,但是可以感受到他们特别急切地想提高自己,解决学生的问题。

在离开尼日尔的时候,卢雨彤和同学向尼日尔教育部提出了“国家语言项目”和“教师激励项目”。卢雨彤和她的同学希望,未来,尼日尔的小学生们进入四年级前,也会用上用自己的语言书写的不同版本的教材。

遇见卓玛

在哈佛学习期间,卢雨彤曾经上过一门课,内容有关科技赋能教育。这让卢雨彤感到好奇。她想知道互联网科技是怎么和教育联系起来的,教育如何在科技的场景中发生。

卢雨彤成为作业帮的小学英语的一名主讲老师。2020年11月15日,经过了多轮培训和考核,卢雨彤开启了自己的第一场直播课。

这是一节针对四年级学生的0元免费课,报名卢雨彤这个课程的有107人,他们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四年级学生。在评论区,卢雨彤看到有一个叫“卓玛”的女孩,她来自西藏。

“我觉得在线教育这个平台真的非常神奇,可以带来这么广阔的辐射。”卢雨彤觉得,如果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她可能这辈子也不会接触到那么多,来自那么遥远的地区的孩子。她想和他们对话,想知道他们的学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想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怎么才能帮助到他们。

第一次面对学生,卢雨彤发现自己的激动大于紧张。直播课评论区的设置是5分钟自动关闭,但是卢雨彤会主动把评论区打开。她想第一时间看到学生对她的课程的反馈。

“我在课堂上特别喜欢问孩子们的问题就是:你们觉得自己棒不棒?”面对这种期待自夸式的提问,孩子们一开始都不太好意思回答,但当他们从卢雨彤这里学会一些英语学习的方法后,再面对这个问题时,孩子们会跟着卢雨彤说“我觉得自己特别棒!”

12月初,卢雨彤开了一期5节的试听课。这一次,卢雨彤班上的学员量突破了4000人。这其中喜欢她的课程的孩子,将成为她明年3月春季长期班的学员。

在卢雨彤的哈佛同学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的能力、水平都很高,但他们想做的事情却很小。有人去了比较偏僻的地区建了一所小学,然后十几年就一直在为小学做一些事情,而大家甚至都不知道小学的名字;有人就在学校里做老师发现一些问题,然后就在改变教育政策上做努力;也有人开了公司,但只是为了把自己认知的语言教育的方法传递出去。

卢雨彤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慧和他选择要走的路。对于她而言,也是这样。

作业帮“海归”新匠师:向上的力量

在作业帮,有一群像卢雨彤这样,毕业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的老师。他们的经历,会带来另一种风景,让那些没有机会看到世界的学生们,心中有了世界。这都能击中屏幕另一侧学生的心绪。

作业帮70%的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让优质教育触手可及是作业帮的使命。老师们认为,他们是在雪中送炭,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教育是需要目标和偶像的,这些老师会是学生人生的一座灯塔,学生们逐渐接近他、超越他。

我们选择作业帮“海归”新匠师作为专题报道的主角,记录他们的故事和教学方式,正是希望老师们身上这股向上的力量,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