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好的时尚编辑?《ELLE》总编辑卢淑芬的生活哲学

苏联文学创始人马克西姆・高尔基(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曾说:「如果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还有对你美好的记忆,该有多么愉快啊!」这就是我见到传闻中超时尚气场的《ELLE》总编辑──卢淑芬(乖总编)的感受。

乖总编不仅是《ELLE》总编辑,同时也是赫斯特(Hearst Taiwan)全媒体编辑长,旗下管理三个媒体平台:ELLE、Harper’s BAZAAR、Cosmopolitan。没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留着一头俐落短发的她,嘴角不时扬起的灿烂笑容,温柔之下坚定的眼神和语气,让我深深地被她所吸引,并更加好奇着她的一切,是否也如大家所看到的那般欣羡或想像中美好?现在请和 Wazaiii 去一探究竟,乖总编勇领时尚数十年来的心情历程,以及她眼中所看到的新变革

创作之前,先懂得「品味生活

「2020年,你在事业或生活上的目标为何?」

『我希望再多学习、多吸收,但不只限于跟工作内容有关的事物,而是多方面的尝试和体验。

要做一个好的时尚编辑,你一定要懂得生活。假如你是喜欢咖啡的人,要懂得品尝或制作咖啡;若你是注重健康的人,要去想该如何调配自己的生活方式,去感知生活中的「美好」,是作为一名时尚编辑最核心的出发点。如此一来,才能在记者会中找出吸引人的切角,传递给读者。大家会翻阅时尚媒体,是因为它带给你美好与梦想,看完一篇文章、欣赏完一组照片,会感到开心、想像自己变得更好,更享受生活的每个片刻。

在追求流量的过程中,难免会忽略这些事情,但一定懂得「品味生活」,不然我们可以是任何媒体,我们就不会是时尚媒体。』

「你如何在低潮期重新找回对生活、工作的热情?」

『我也曾经有过低潮期,像是在工作上遇到瓶颈、难以突破,或是觉得待办事项处理不完、事情堆积如山,但还是要试着去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比如说有天早上没有会议,我就提早一站下车,到喜欢的咖啡厅买咖啡、边散步边欣赏路边的樱花树,短短几分钟,就能感受许多生活中的美好。不见得要花一个钟头去做个Spa,才能获得满足,想想平时喜欢什么,让它们成为你的充电瓶,在面对困境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倦怠、感到惶恐。

很多人常问我一个问题:「小乖,妳怎么有办法在这个行业待二、三十年?」虽然时尚产业累人又高压,但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其实我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当初也无法想像自己居然能在同一份工作待这么久,但我想,之所以可以撑下去,是因为身处在变幻万千的媒体业,每天都有排山倒海的新讯息要看,边看就会边想:「这设计背后的想法是什么?」、「品牌居然会办这样的活动?」大概就是靠着这份「好奇心」,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每天都有变化、每天都有新鲜的事物等着去挑战。』

「您人生的重要排序为何?」

『对我来说,自己、工作、家庭都在同一个水平上。若一定要排序的话,因为父亲过世的关系,我会妈妈排在最前面,像是周末放假时,我会先把时间留下来陪妈妈,剩下的时间再去想自己要做什么事情。除此之外,其它事情对我来说都同等重要。』

「有办法同时兼顾吗?」

『尽力,但有没有完全兼顾有时候是别人的感觉。对我而言,我觉得在能力范围内,我都努力做到最好了。』

乖总编的「带」人处事哲学

「十年前,你觉得『成功』是什么?」

『十年前,我希望把《ELLE》打造成台湾最具影响力的时尚媒体,无论是内容、销售、广告抑或客户都要全方位兼顾,而最核心的关键就是「团队」,所以如何领导他们,对我来说格外重要。如果我能帮助编辑们完成目标、成就大家,对我而言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团队变得很厉害。在《ELLE》的这段时间,零售、广告和议题操作上,一直都备受外界肯定,而这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并不单是因为我,我很喜欢这种「满足感」。

我在回到《ELLE》接任总编辑之前,曾在《Harper's Bazaar》担任三年的总编。事实上,一开始接任「总编辑」这份职位的时候,我正打算离开时尚产业。那时候,对于当总编这件事,我完全没有概念,也从不认为这个位置会由我来担任。回顾在时尚产业的二、三十年,毕业后,因为前辈们的引荐而有机会担任时尚编辑,一路从资深时尚编辑、主编到总监,我认为自己该做的、能做的都做过了,好像无法再玩出新花样,所以当时才想离开媒体业,试试看创立品牌。然而后来发现,创立品牌并不适合我,因为我喜欢「新鲜」和「速度感」,品牌半年一季,而杂志是以「月」计算,时间感完全不同。

其实我不太知道该怎么定义「成功」,我反而觉得「成功」听起来像是要做给别人看的感觉,「你是总编辑,你好成功喔!」这种话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满足感」才是我看重的事情。』

「身为主管,你带领团队的哲学是什么?」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发掘每个人的长处」。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主管最重要的就是「用人」、「用长处」,让每个人发挥所长,他就会成为团队中重要、能够展现潜力的螺丝钉。有时候他可能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我会协助他一起寻找自己的专长。

我也是在生了小孩、当了妈妈之后,才对「当主管」这件事有概念。过去我一直是很自我的人,容易忽略别人的感受、不太理解他人的想法。有了孩子以后,我才深刻体悟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长。』

「你教育儿女的方式也是如此吗?」

『是的。我不会刻意培养孩子做什么,我希望他们对事物有很平均、不同面向的接触,并从中找到喜欢的事物。

这可能和我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他们一直都很放手让我去尝试任何想做的事,不会在我身上加诸主观意识,像是「女孩子做这个不好」的想法。我觉得「懂自己」很重要,倘若你永远在满足别人的要求,便无法真心把事情做好。发挥自己所爱,才会做到最好。』

「如果家人不支持自己想做的事,该如何沟通?」

『我觉得只要你认真做、持续做,最后能够打理好自己,时间久了,家人就会放心了。』

我的母亲以前常说:「这样行吗?」、「每天都到三更半夜才回家」但媒体业毕竟不是一般的工作型态长辈很难马上理解。其实他们担心的是你无法照顾好自己,只要你在工作上能让他们安心,有机会和他们分享有趣的事情,像是采访名人、抢先看品牌新品等等,久而久之,父母就不会这么操心了。

长辈绝对希望你好,只要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越来越好,他们也许看不懂工作,但让他们看见你的成长与进步,就是最好的说服法。』

数位时代,没有极限

「过去十年间,你所身处的时尚产业,历经什么最剧烈的变化?」

『首先,是媒体传播讯息的方式,尤其『社群平台』的出现让一切开始产生剧烈的变化。

过去能够进入时装周会场、亲眼看秀的人,大致分为「时尚媒体」及「专业买手」,简言之,只有这行的专业人士,才能在第一时间欣赏大秀、最快接触当季的潮流趋势。十年前、二十年前的秀场时代,有些品牌甚至会要求摄影师签保密协定,要求照片不得提早外流,避免被抄袭、模仿,每一季的新作品都是重要机密。而如今数位时代当道,很多秀开始直播,不同于以往等媒体和买手(Buyer)看完、消化以后,再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播给大众,现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单品及潮流趋势。然而,若当设计师端出太过深奥的作品,一般大众会无法理解,便导致现在Runway上较多基本款单品,如此一来消费者才能直观的去想像服装穿在身上的模样。我认为传播方式的改变多少影响了设计师表达品牌的模式。

另外则是精品品牌集团化。二、三十年前,多半是设计师持有自己的牌子,创立品牌的人即是拥有者,所以设计师的弹性较高,也拥有较多自主权。但现在多数设计师成了受雇者,在不同的品牌间流转,品牌的核心概念很容易被明星设计师改变。』

「以往观看时装秀,只需要靠双眼感受,现今却得拿着手机发即时动态。对于这样的转变,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最主要是无法专心看秀,因为去到每一场秀的现场,你代表的不只是「个人」,而是整个「媒体平台」,必须兼顾所有「任务」。过去的时尚编辑得专心看秀,秀后消化并产出内容。现今的时尚编辑得同时兼顾撰文、摄影和发即时动态,并在最快速的时间内完成。』

「你认为平面媒体转型为数位媒体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为何?」

『我觉得是「速度感」。因为平面媒体是月刊的形式,可以吸收完资讯,再消化、产制内容,而数位媒体则必须即刻做出反应。

但我认为时尚媒体不能单做表象、即时的东西,还是得做一些较深入的专题内容,所以编辑内心的执行架构要很清楚,才知道该如何去分配哪些东西是快的、哪些议题是消化过的、哪些内容是需要重新再制的。』

「你认为现今的时尚媒体应该着重什么?」

『传播方式改变后,「量体」变得极为重要,例如:粉丝团的规模、追踪人数,可以触及到多少人、你的受众有多少人。媒体的影响力开始被「量化」,然而在追逐触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学着去调整自己的传播语言和角度,才能达到「客观」、「宏观」的思维。

现在的时尚编辑大致分为两种:「数位原生编辑」与「平网整合编辑」,两者之间需彼此协调。数位编辑本身对「数字」比较有概念,也会将「成效」摆在首位,但有时候为了达到传播声量,得做大众化的内容,并非指大众化的东西不好,但一定有所局限,故在追求量体的过程中,需不断地摸索、挣扎。而我认为找到「量」与「质」之间的平衡,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时尚媒体不仅是传播渠道,身处在商业板块中,必然存在「竞争」的问题,而在这场比拚中,利益关系人可能是品牌或广告主,所以决策前的衡量、拿捏相当重要。经过这几年的变化,一些品牌和广告主会开始思考:是否单纯看量体来决定合作?还是要考虑品牌的特色、传播内容和触及的受众特性?在世代转变的过程中,很多人会迷失方向,但我认为最后还是得回到品牌核心,会发现有些声量是不需要的,是「虚」的。』

「网路对于新讯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每个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时,请问你是如何调配自己的时间和工作量?」

『数位时代里,没有页数限制,你是没有极限的,简单来说就是「没完没了」,你很难帮自己设限,告诉自己「到这里就好」。这样的情况下,「团队合作」更加重要,每个人各有所长,有属于自己的观点和敏锐度,毕竟鲜少有人可以百分之百掌控全局、不遗漏任何东西,所以最终还是得回归团队,如何在临时的状况下吸收资讯、产制内容,并做到互补、培养彼此之间的默契,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做一个「刚刚好」的人

「过去十年,最感恩的一件事是什么?」

『很感谢公司给我这么多机会以及对我的重视,如今才能升任总编辑这份职位,发挥我的能力。』

「十年后,希望自己仍保有哪些特质?」

『正向、乐观、好奇心。』

「如果可以对十年前与十年后的自己各说一句话,你会想告诉自己什么?」

『对十年前的自己,我会说:「妳很努力,真的很棒。」;对十年后的自己,我会说:「做一个『刚刚好』的人就可以了。」

现阶段来说,在各个面向上,我们都是被「目标」所驱动。比如说你要达成KPI,就得更拼命。在许多资本主义的企业文化里,你今年做得很出色,达成百分之百的目标,明年老板就会要求你做到105%,就算景气不好,你也得做到,没有老板会说:「我们今年赚五块,那我们明年就继续赚五块就好啦!」我知道这番话,一定有很多老板或主管觉得我不懂状况,但于我而言,我希望十年后的自己能够放下这些,做一个「刚刚好」的人就好。』

后记:

我还记得,大学时经常上网搜寻乖总编的专访和影片,在文字和画面里想像自己成为时尚编辑的模样,那时候的我,大概没想过有天能亲自拜访乖总编、亲手写下关于她的故事。

我在乖总编身上,看见如孩子般的单纯,她能穿透生活周遭的每一处角落,发掘细微、简单却让人会心一笑的美好;我在乖总编身上,看见坚毅无比的精神,她坚守编辑这份岗位二、三十年,用热情、用爱、用文字带领读者进入浩瀚的时尚殿堂;我在乖总编身上,感受如朝阳般的温暖,她有种神奇的魔力,让人想道尽自己的烦恼,听完乖总编的一席话,那些不安好似都能迎刃而解。

那天看着乖总编,我想着:二十年后的我,会走到哪里?还会是时尚编辑吗?还能保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吗?能撑过一次又一次的时尚变革吗?

我们都无法预知未来的模样,但至少,我们现在做的事都别让十年、二十年后的自己后悔,那就好了。

延伸阅读:

|Wazaiii看秀零时差|Kenzo 2020秋冬大秀 : 新任创意总监 Felipe Oliveira Baptista 初登场

中国精品市场之于全球精品市场

|Wazaiii看秀零时差|Christian Dior 2020秋冬大秀 : I SAY I ,不是你想的那种口号女孩

【本文由 Wazaiii.com 提供《ET FASHION》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