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小冰河期」恐降临?科学家:太阳休眠期到来

太阳活动量达百年来最低值,即将进入「休眠期」。(图/NASA)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全球气候急速变迁美国东北部近来受到「北极漩涡」南下影响,创下罕见零下50度低温,近日则有学家警告,目前观察到的太阳黑子数量、太阳活动频率为百年来最低值,意味着即将进入「休眠期」,未来地球在40年之内,约有10至20%的机率可能重新回到17世纪的「小冰河期」(mini ice age)。

18、19世纪太阳学家爱德华沃尔特蒙德(Edward Walter Maunder)曾观测发现,1645年至1715年期间的太阳黑子异常稀少,这段时期后来被称为「蒙德极小期」(Maunder Minimum),与欧洲北美洲进入「小冰河期」,处于严寒气候的时间点吻合,根据历史资料显示,当时连伦敦泰晤士河都结冻成冰河。

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员露西葛琳(Lucie Green)指出,从2013年整年观测太阳黑子数量以及活动频率后,发现与「蒙德极小期」的数据非常相近,但是现今人类活动性可能抵消这一现象,很难说具体后果会怎样。英国雷丁大学迈克-洛克伍德(Mike Lockwood)称,低温将影响全球大气急流,导致气候系统崩溃,40年之内进入太阳活动极小期的概率为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