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嘉义市立美术馆 在建筑中旅行时空

嘉美馆的建筑本体和策展力将成为城市里的新亮点。(图/庄坤儒提供)

1926年,嘉义出身的画家陈澄波以油画《嘉义街外》入选日本「帝国美术展览会」,是第一位获此荣誉的台籍艺术家。隔年,同是诸罗人的林玉山创作的《水牛》、《大南门》入选第一回「台湾美术展览会」。1938年,首届「台湾总督府美术展览会」嘉义艺术家入选就占两成,《台湾日日新报》以「嘉义乃画都」为题报导,「画都」名号伊始于此。

在地理位置上,位在林业资源丰富的阿里山脚下,嘉义曾是阿里山林场木材集散地,因而有「木都」之美名。

2020年,「画都」和「木都」结缘在「嘉义市美术馆」交遇。

走访嘉义市立美术馆,形如一场时空旅行,陈澄波的《展望诸罗城》、林玉山的《诸罗风情》等作品已在故乡安歇;而建筑师巧心用系列木构外墙,与木都的历史进行对话,置身其中,仿佛可以听到古迹、画作、木构、时间的私私絮语。

呼应木都的美术馆

嘉义市立美术馆(以下简称「嘉美馆」)位在嘉义市中山路、广宁街、兰井街交会的三角形街廓,步出嘉义火车站向南步行不用十分钟,即可看见原为台湾烟酒公卖局嘉义分局的嘉美馆。

设计图理解嘉美馆三栋建筑不连续角度的座向,及置入三角形空间后,串联起三栋不同年代建筑的设计。(图/庄坤儒提供)

基地上有三栋建筑,分别是兴建于1936年的台湾总督府专卖局嘉义支局,现被列为市定古迹(古迹栋),1954年兴建的酒类仓库,以及1980年代重建的烟酒成品仓库。承接此次嘉美馆改修工程的是黄明威王铭显建筑团队,他们在三栋建筑中巧妙置入一个三角形玻璃盒子,串联起三栋不同年代的建筑,让老建筑重现风采,继续伴着嘉义人走向未来。

梅泽次郎设计原公卖局的门面,入口处悬挑近四米的「雨庇」,没有一根柱子支撑,立面大量开窗,建筑表情有趣且丰富。(图/庄坤儒提供)

古迹栋的设计者是日本建筑师梅泽舍次郎。出身石川县的梅泽,1911年渡海到台湾任职,1955年才离台,他从测量员、绘图员一路成为建筑师,人生的黄金岁月都奉献给台湾,一生的作品都留在台湾,如台湾总督府专卖局松山烟草工场(今松山文创园区)、台南林百货、台南警察署厅舍(今台南美术馆一馆)等。

「这栋建筑(嘉义支局)算是折衷主义,从古典过渡到现代的混合期。」黄明威解释。L型的建筑,入口门厅却非安置在转角处,室内楼梯的位置也非对称置中,与古典主义的设计截然不同,更多了一分趣味与让人思量之处。「入口处悬挑近四米的『雨庇』,没有一根柱子支撑,在古典时期是不会有这种水平的,而且经过台湾那么多次地震,都安然无恙,这很厉害。」黄明威赞叹。

留学日本的王铭显解释,当时日本建筑师深受欧美的思潮影响,身在台湾的梅泽肯定也搭上这波风潮,设计出如此高度的作品,「而如今这栋建筑成了美术馆,我们也想要回应那样的高度。」黄明威说。

改建的重点工程其一是建筑立面的接续。烟酒成品仓库因为先天结构耐震力不足,建筑师把水泥外墙拆除,改以CLT(Cross-Laminated Timber,多层次实木结构积材工法)技术重塑外墙。一来减轻建筑的重量,强化建筑的耐震度,同时木料能让室内空间冬暖夏凉,符合节能减碳的时代诉求。「另外用上大量的木料是希望能呼应嘉义当年木业兴盛,被称为『木都』的时代。」王铭显解释。木头外墙加附上玻璃帷幕,并延续古迹栋立面开窗的规律,接续在新立面上或高或低、或长或宽的开窗,形如音乐的变奏,让建筑的表情更添丰富。而当立面拐到另一转角处时,建筑师刻意创造的圆弧角度,与古迹栋L型的转角圆弧呼应,是向前代建筑师致敬的一隅。

翻转美术馆入口

改建的另一个重点是增建三角形玻璃大厅

从鸟瞰图看,三栋建筑原初以不连续的角度占据三角形基地的两个边,建筑物背面因之交错出不规则的畸零空间。建筑师巧心地在其中镶入一个三角形挑高透明空间,一则增加展场空间,再则连结酒类仓库的特展空间,三则把零碎的空间化整为一广场,「我们增设了三角形大厅的空间,让建筑物群被连串起来,广场也产生了一致的方向性。」再进一步设想,「如果翻转入口,把广场作为美术馆的大门,这样美术馆的动线就更合理了。」黄明威解释。

古迹栋原始的出入口临近车水马龙的中山路上,如今入口转向充满绿荫的广场,为美术馆创造一段喘息的空间。玻璃帷幕成了美术馆新的façade(建筑立面),白天成为画布,投映城市的风景,夜间点灯时,可清楚看到木构挑高的线条,华美如城市中的星子。

增建挑高12米的空间,不想中间有梁柱阻隔视线,破坏视觉的穿透,建筑师运用集成材做成鱼腹形状的梁,随着空间跨度大小而变化不同的深度,像是鱼群在天花板上嬉戏。「做成鱼腹状也是希望表现木材柔顺的美」,黄明威说。而进到美术馆,顺着楼梯上二楼才能发现挑高空间的视野与宽阔,有人问王铭显怎么不从一楼挑高到四楼,「这样就没有柳暗花明的感觉了。」两位建筑师同声说。

美术馆二楼增建挑高12米的空间,天花板可见运用集成材做成鱼腹形状的梁,表现木材柔美的曲线。(图/庄坤儒提供)

面向社区的美术馆

建筑师翻转了空间的入口,馆方也从空间获得启发,顺势提出「面向社区的美术馆」的概念

「建筑师把大门做了180度的调动,美术馆变成正对着社区,这样一来它跟社区的关系就更接近。」嘉美馆馆长赖依欣说。这形似三合院的广场,是美术馆的活动空间,也是市民的休闲场所,同时它也像是一段延伸的心灵廊道,进到美术馆前或参观完展览后,让身心灵安歇。

接任美术馆馆长职务,赖依欣坦承中心也有危机感,担心一般民众进不来美术馆,忧心嘉义人对于美术馆的想像是什么?她透过举办共识工作营,了解嘉义市民对于美术馆的想像其实很「生活」,跟都会区很不一样。「美术馆是市民休闲的场域,但对嘉义市民来说不是百分之百的艺术空间,他们想像要做的事情不是那么生硬的文化艺术活动。」赖依欣解释了嘉义在地与台北都会的差异,而这些概念也提供给设计师去思考品牌形象,提出「+1」的概念,「尤其在嘉义,我们要经营一个美术馆,它不能是百分之百的白盒子展演空间而已。这个+1的品牌,音近『嘉义』,希望所有的市民进来对美术馆都是加值。」

为此,馆方创造了多种让民众进入的管道。比如校园的艺术教育推广计划、在美术馆里解密的「画都少年」AR实境游戏,或是儿童艺术教育空间,同时也有「艺术广播计划On Air」的podcast,出版《画外》、《回归线》月讯、馆刊,提供给民众多样的线索接触美术馆。「我们要顾及的群众族群(比都会的美术馆)还要更宽广一点,所以我们沟通的方式也必须要再更多元一点。」赖依欣表示。

策展力先决

努力面对社区,连结在地,但赖依欣念兹在兹,「当这个城市有一个美术馆的时候,它要如何不受到地方艺术文化的框架,而在里面注入多种不同的能量?它要形成怎么样的动能?它要给予艺术文化怎么样子前瞻性的思考?它要怎么样带动一个城市的美学?」

嘉美馆自筹备期即受市民期待,至今已获捐赠如陈澄波、林玉山、张义雄、刘新禄、林国治多位嘉义在地画家的作品。但身为一个新创的美术馆,典藏资源不足,更要善用策展之力,从各方调度资源,「透过展览的策划定位美术馆的主体性,让美术馆因为展览可以扎根地方,同时又能够扩展在地的视野,这样也为嘉美馆带来展演内容的特殊性。」赖依欣解释。

她也希望借由讨论与工作坊的方式,为后年展览主题提出概念,设定年度主题,「如果不这样做,内容会变得分散,议题的聚焦性、讨论度会变得少。我们要在现有的资源里面创造极大值,因此应该要先把主题概念确认,从再中延伸可能性。」

不仅身兼嘉美馆馆长,赖依欣更是青年世代中杰出且活跃的独立策展人,娴熟地用展览说故事。嘉美馆开幕的首档展览即以「辶反风景」为题,探讨风景画在百年来的流变,更延伸到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内心风景。除了展出嘉义前辈画家林玉山的《诸罗风情》、陈澄波的《嘉义街外(二)》、《展望诸罗城》等风景画外,也特意邀请了在嘉义成长但近年已少在地方活动的艺术家回来嘉义展出,「嘉美馆势必要衔接在地艺术能量,然后成为串起在地艺术能量的平台。」赖依欣指出,嘉美馆开幕第一年的展览,主题会紧扣嘉义美术史的切片,还有城市特质,梳理嘉义美术史,回应嘉义当地的艺术文化及城市的状态。

非典型美术馆

黄明威(右)与王铭显(左)两位建筑师融合新旧建筑设计而成的嘉美馆,让古迹优雅重生。(图/庄坤儒提供)

「这是一个非典型的美术馆,」黄明威说。「它等于是先以尊重古迹的角度,反过来定义美术馆。」

嘉义市政府在筹备前期即定义嘉美馆「小而美」的特质,这栋与古迹结合,是旧建筑再利用的案例,幅员虽不大,但交通便利,嘉美馆就「发生」在一栋与嘉义市民相伴这么久的空间中。当全球化与国际接轨已成为漫天飞舞的口号时,嘉美馆面向社区,跟地方的文化历史接轨,更让人期待其为地方激起「+1」的涟漪。

本文作者:邓慧纯

(本文摘自《台湾光华2021.03》)

《台湾光华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