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fps连拍、693对焦点!Sony全幅微单机皇α9登场

记者庄友直台北报导

Sony 在去年就已传出将在近期,也就是美国 NAB 传播媒体展间发表新全幅微单 α9,而官方也「依约」让这台真・机皇亮相。其不仅主打每秒无延迟 20 张连速度,并有五轴防手震外,也有着 693 个几乎覆盖全部画面对焦点。由于 α9 的功能实在太多了,以下也分为几个面向,向大家好好介绍介绍。

*外型不变,操控更威

α9 机身正面除了「α9」采用金闪闪的刻印外,与 α7 差别其实不大。机顶则是改为双转盘设计(α7 为单转盘),右方为原先的拍摄模式,而左方则配有连拍、倒数计时与包围曝光等功能转盘。至于对焦模式也从原本需要从机背调整,改为连拍功能转盘下方(类似富士 X-T2 的设计),右方的 C1、C2 自订按键则是位置没变。

▼α9 正面与 α7 并无太大差别,但金色铭牌可说相当高调。(图/翻摄自官网

▲▼机顶按键配置大抵相同,但左侧新增连拍、倒数计时与包围曝光的模式转盘,且下方也有专为对焦模式设计的转盘。(图/翻摄自官网)

机背部分则是配有 368.6 万画素、放大倍率 0.78x、更新率 60/ 120fps(可以设定.....)的电子观景窗,以及 3 吋 144 万画素的上掀翻转荧幕,且终于加入了 α7 一直以来都没有的触控功能,虽说 α6500 的触控功能不算全能,但对 Sony α7 系列全片幅微单来说,也算是首次的创举。

▼α9 配置的电子观景窗与翻转荧幕皆为一时之选,且荧幕也终于迎来触控功能。(图/翻摄自官网)

至于机背的按键配置大抵不变,但原本的 C3 自订键移至右方,并被 AF 对焦模式取代。而原本 AEL 和 AF/MF 对焦拨杆,则是被此次的另一大亮点,也就是多向性小摇杆所取代。多向性摇杆一直都是高阶操控的保证,举凡功能调整、移动焦点,只要轻轻一推,不用看荧幕也能搞定操控大小事(看看富士 X-T2 也不过多个摇杆,荧幕没触控操控就起飞了)。

▼机背按键配置除了 C3 被 AF-ON 取代,移至最左方外,最大亮点就属可移动对焦点、操作模式的多向式小摇杆了。(图/翻摄自官网)

另外,α9 也终于支援了双 SD 记忆卡槽,可单独储存 RAW / Jpeg,或是影片 / 照片分离外,也皆为 UHS-II 高速规格,并有可供网路连线,可把照片快速传至 FTP 伺服器的 LAN 网路连接埠。而 α7 系列常被诟病续航力不足的 NP-FW50 电池(每次借测官方都会贴心一次给 3 颗),也改为续航增强 2.2 倍的 NP-FZ100(CIPA 标准 650 张),且因应高速拍摄机型专属的垂直手把也是必备,并可再额外扩充 2 颗,一共 3 颗电池。

▼α9 也分别加入了更高续航力的电池、垂直手把,以及双 SD 卡槽等规格。(图/翻摄自官网)

*几乎到顶的连拍、对焦性能

α9 定位相较 α7 不仅是操作的全面提升,也因应其高速摄影的特性,适合拍摄运动等题材,因此在感光元件上,改用画素较低的 2,420 万画素堆叠式全片幅感光元件(世界第一片),再搭配 BIONZ X 影像处理器,以及与 α6500 类似,在感光元件内嵌入 DRAM 与 LSI 前端大型积体电路,可大幅强化影像的处理运算速度,让连拍速度获得大幅提升。

▲▼在感光元件与影像处理器中,再加入一片 LSI 前端大型积体电路,可大幅提升影像处理效能。(图/翻摄自官网)

那么究竟是多么大的提升呢,除了每秒 20 张,而且是开启 AF-C 连续对焦的情况外,也主打无延迟(拍摄时的闪烁),以及连拍 241 张 RAW 无损画质档案,或是 362 张 Jpeg 档案不延迟等规格,可说是目前全片幅机种中连拍的第一人!

▲▼主打的快速连拍不仅可在连续对焦时达到 20fps 速度,且缓冲区也高达 241 RAW 与 362 Jpeg 的张数外,也有拍摄不延迟的超威性能。(图/翻摄自官网)

α9 在对焦系统上,虽然同样是 4D Focus 对焦系统,但主打 693 个相位式对焦点(还有 25 点对比式),可涵盖照片的 93% 画面,几乎是全画面对焦(APS-C 镜头则是 221 点),再搭配触控或是多向性摇杆操控下,可说相当方便;另外,也能以每秒 60 次的速度侦测画面的对焦与曝光数值,官方宣称 α9 的对焦性能,相比 α7R II 也提升约 25%。

▼主打的 4D 对焦系统,具备包含画面 93% 的 693 点对焦点,官方也号称对焦性能比 α7R II 提升约 25%。(图/翻摄自官网)

▼因应高速计算性能,每秒也能侦测 60 次对焦与曝光数值,不怕拍出烂照片。(图/翻摄自官网)

其他规格部分,α9 支援最高 1/32000s 的电子快门,并因应需要安静的状况(如高尔夫球)提供静音快门外,也因应此此次使用的超强影像运算能力, 在高速快门下可防止移动物体的弯曲现象,也就是果冻效应感光度 ISO 则提供 50-204,800,并有补偿 5 级快门速度的 5 轴防手震,以及近似 6K 画质的 4K 全像素录影(Full HD 可达 100Mbps 流量)等功能。

▼得于堆叠式感光元件内的高强运算效能,即使 α9 不是采用全域快门,也能有效防止果冻效应的产生 。(图/翻摄自官网)

α9 预计在 5 月就会在海外上市,单机身售价 4,499 美金约合台币 137,678 元,虽然是 α7 系列最贵的一台相机,但性能可说是立于高速全幅机顶点外,这样的价格,好像比起一些单眼还要便宜?

▼Sony α9 影片介绍。(影/取自 Youtube)

Sony α9 重点特色

・首台内建全片幅堆叠式感光元件,画素 2,420 万・新设计的 BIONZ X 影像处理器・以及类似 α6500 的 LSI 前端大型积体电路设计・机顶多了一个连拍模式转盘、下方也多了实体对焦模式转盘・机背设有 368.6 万画素,放大倍率 0.78x,可选 60/120fps 的电子观景窗・3 吋 144 万画素翻转荧幕,为 α7 系列首搭触控功能的机种・主打 AF-C 状态可达 20fps 的无延迟连拍速度・可连拍 241 张 RAW 或 362 张 Jpeg 档案不延迟・升级的 4D 对焦系统涵盖画面 93% 的 693 点相位对焦点、25 点对比式可以每秒 60 次的速度侦测对焦与曝光数值・快门速度最高达 1/32000s,并有静音快门・ISO 感光度范围达 ISO50-204,800・补偿 5 级快门速度的五轴防手震・可录近似 6K 画质的 4K 全像素录影功能・新增更方便的多向式小摇杆(α7 系列首搭)・双 UHS-II SD 记忆卡槽・可将照片快速储存至 FTP 伺服器的 LAN 网路连接埠・续航力增加 2.2 倍的 NP-FZ100 电池(最高 650 张),另有垂直手把可选・尺寸 126.9mm x 95.6mm x 63.0mm,重 673g(含电池、记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