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One M9+升级版迪士尼初体验与 LG G4 的防手震对决

记者洪圣壹/日本东京报导

关于宏达电第四季双旗舰,记者体验 HTC Butterfly 3 国际版之后,也针对即将于 10 月 5 日上市的 HTC One M9+(光学手震极速对焦)进行官方测试机的产品体验;在拍摄效果方面,则是进一步与同样采用雷射对焦与光学防手震的 LG G4 做产品拍摄实测比较,并从实际体验层面与对照,提供给读者一些产品选购上的建议跟参考。

▲配备 1600 万画素 1/2.6 吋感光元件光圈 F1.8 的 LG G4 智慧型手机(左),与配备有效画素 2,100 万画素 1/2.4 吋Sony Exmor RS IMX230 感光元件、光圈 F2.0 的 HTC One M9+ 极光版(右),两者都拥有雷射自动对焦与光学防手震功能。(图/记者洪圣壹摄)

HTC One M9+ 极光版的大小为 150.99 x 71.99 x 9.61mm,重 168g,外观上承袭了 HTC 的硬体优势,跟 HTC One M9 同样都是一体成型双色金属抛光设计,是市面上少有厂商,打造出与 iPhone 系列完全不同路线的金属设计产品,加上其独特的人体工学弧面握感设计,成为近年来 HTC One 系列渐渐的受到西方人认同的原因之一。

▲▼HTC One M9+ 极光版外观上跟 HTC One M9 同样都是一体成型双色金属抛光设计,机背荧幕是分开的,所以摸起来会有两层的手感,背盖跟 M9 相同,采用金属发丝纹处理加上多道防腐蚀处理,让手机抗刮、防腐蚀,至于机顶则有完整的红外线传输设计。(图/记者洪圣壹摄)

▲HTC One M9+ 极光版手机机底挖空的部分一个配备 micro USB 2.0 传输孔,一个是 3.5mm 耳麦孔,从这个角度也可看出手机背部特别的人体工学设计弧度。(图/记者洪圣壹摄)

在拍摄效能方面,HTC One M9+ 极光版采用的是 408 万画素 UltraPixel 前置镜头,其光圈 F2.0 ,广角端最大可至 26.8mm。此外,HTC One M9+ 极光版主相机换上了 1/2.4 吋,有效画素 2,100 万画素的 Sony Exmor RS IMX230 感光元件,并且支援 RAW 档拍摄,感光度锐利度提升之余,还加入了 OIS 光学防手震系统,但是移除了原先 M9+ 采用的景深镜头,改用雷射自动对焦系统。

▲HTC One M9+ 极光版的主相机换上了 1/2.4 吋,有效画素 2,100 万画素的 Sony Exmor RS IMX230 感光元件,旁边采用双暖色光灯设计,还加入了 OIS 光学防手震系统,但是移除了原先 M9+ 采用的景深镜头,改用雷射自动对焦系统。(图/记者洪圣壹摄)

▲HTC One M9+ 极光版采用的是 408 万画素 UltraPixel 前置镜头,其光圈 F2.0 ,广角端最大可至 26.8mm,旁边是切断荧幕电源的感应器。(图/记者洪圣壹摄)

▲HTC One M9+极光版支援 RAW 档拍摄模式,在拍摄的同时还可以直接自订曝光度、ISO 值、白平衡的数值 。(图/记者洪圣壹摄)

这个改变让我们想到了今年初才发表的 LG G4 旗舰智慧型手机,该款手机配备了由 LG Innotek 所开发的 1/2.6 吋 1600 万画素自动对焦感光元件与镜头模组,内建雷射自动对焦与光学防手震,光圈 F1.8,支援 1080P @ 30fps 录影功能,效能非常相近,于是记者特别在这次测试时,针对室内户外场景进行路醒实测,成像结果如下:

▲HTC One M9+极光版(左)与 LG G4(右),户外风景照实拍。(图/记者洪圣壹摄,点选图片可放大检阅,原图上传无后制)

▲HTC One M9+极光版(左)与 LG G4(右),建筑物实拍。(图/记者洪圣壹摄,点选图片可放大检阅,原图上传无后制)

▲HTC One M9+极光版(左)与 LG G4(右),花车游行实拍(阴天)。(图/记者洪圣壹摄,点选图片可放大检阅,原图上传无后制)

▲HTC One M9+极光版(左)与 LG G4(右),静物实拍。(图/记者洪圣壹摄,点选图片可放大检阅,原图上传无后制)

▲▼HTC One M9+极光版(左)与 LG G4(右),花车游行实拍(晴天/HDR)。(图/记者洪圣壹摄,点选图片可放大检阅,原图上传无后制)

▲HTC One M9+极光版(左)与 LG G4(右),室内防手震实拍测试。(图/记者洪圣壹摄,点选图片可放大检阅,原图上传无后制)

▲HTC One M9+极光版(左)与 LG G4(右),室内静物实拍。(图/记者洪圣壹摄,点选图片可放大检阅,原图上传无后制)

▲HTC One M9+极光版(左)与 LG G4(右),室内极低光源实拍。(图/记者洪圣壹摄,点选图片可放大检阅,原图上传无后制)

▲HTC One M9+极光版(左)与 LG G4(右),户外实拍(夜景)。(图/记者洪圣壹摄,点选图片可放大检阅,原图上传无后制)

▲HTC One M9+极光版(左)与 LG G4(右),室内实拍(夜景)。(图/记者洪圣壹摄,点选图片可放大检阅,原图上传无后制)

▲▼HTC One M9+极光版(左)与 LG G4(右),户外单一静物白天与晚上实拍对照。(图/记者洪圣壹摄,点选图片可放大检阅,原图上传无后制)

▲HTC One M9+极光版(左)与 LG G4(右),室内食物拍摄。(图/记者洪圣壹摄,点选图片可放大检阅,原图上传无后制)

▲HTC One M9+极光版(左)与 LG G4(右),户外建筑物逆光拍摄。(图/记者洪圣壹摄,点选图片可放大检阅,原图上传无后制)

▲HTC One M9+极光版(左)与 LG G4(右),红色食物拍摄。(图/记者洪圣壹摄,点选图片可放大检阅,原图上传无后制)

▲HTC One M9+极光版(左)与 LG G4(右)夜间建筑物实拍。(图/记者洪圣壹摄,点选图片可放大检阅,原图上传无后制)

▲HTC One M9+极光版(左)与 LG G4(右)夜间道路实拍。(图/记者洪圣壹摄,点选图片可放大检阅,原图上传无后制)

▲HTC One M9+极光版(左)与 LG G4(右)白天前镜头自拍。(图/记者洪圣壹摄,点选图片可放大检阅,原图上传无后制)

▲▼HTC One M9+极光版(上)与 LG G4(下)防手震录影比较。(影片/记者洪圣壹摄,原始档案编辑上传)

▲▼HTC One M9+极光版(上)与 LG G4(下)户外阴天活动录影比较。(影片/记者洪圣壹摄,原始档案无编辑上传)

▲▼HTC One M9+极光版(上)与 LG G4(下)户外晴天活动录影比较。(影片/记者洪圣壹摄,原始档案无编辑上传)

产品规格方面,HTC One M9+ 极光版硬体规格上几乎都跟 HTC One M9+ 相同,一样配备 5.2 吋 2K(2,560 × 1,440pixels)解析度的 QHD 多点触控荧幕,搭载 Android 5.0 Lollipop 作业系统搭配 HTC Sense 7.0 使用者介面,并于近期内升级至 Android 6.0 Marshmaiiow 作业系统,跟 HTC Butterfly 3 不同的是其采用 64 位元联发科的 MT6795, 2.2GHz 八核心处理器记忆体 3GB,储存空间 32GB,实际使用安兔兔跑分约得分 5.1 万。

▲▼HTC One M9+极光版配备 5.2 吋 2K 解析度的 QHD 荧幕,采用 64 位元联发科的 MT6795, 2.2GHz 八核心处理器,记忆体 3GB,实际使用安兔兔跑分约得分 5.1 万。(图/记者洪圣壹摄)

该款手机支援 microSD 记忆卡扩充,最高至 2TB 记忆体容量,内建蓝牙4.1、红外线遥控、MHL 2.0、DLNA 、Wi-Fi 802.11 a/b/g/n/ac(2.4 & 5 GHz)无线网路,还内建指纹辨识、NFC,支援 4G 全频与 Android Pay 行动支付,虽然没有跟 HTC Butterfly 3 一样拥有 Hi-Res 音效,也没有 iP57 防尘防水认证,不过其双前置扬声器 HTC BoomSound 音响同样拥有 Dolby Audio 认证音效,比 HTC Butterfly 3 更符合商务人士使用。

▲HTC One M9+内建指纹辨识系统、支援 Android Pay,其双前置扬声器 HTC BoomSound 音响同样拥有 Dolby Audio 认证音效。(图/记者洪圣壹摄)

HTC One M9+ 极光版在拍摄体验做了升级,虽然在夜拍能力上仍稍微比不上 LG G4,但是在户外、室内实拍的效果以及防手震效果,不论是拍摄或是录影输出的体验上,两者皆在伯仲之间,不过光圈值范围较大的 G4 在室内拍摄还是占有比较大的优势,不过采用 Sony 感光元件与雷射对焦系统的 M9+ 极光版在高反差场景中明暗部的清晰度(尤其是静态物品拍摄)与高画质拍摄拥有较大的优势。

此外,这次体验也有感受到 HTC 在软硬体整合上做了小幅度的改善,搭配猎豹移动旗下的「小扫把」一键清理功能,让产品使用效率来说比以往顺畅许多。

从策略面来看,宏达电在今年第四季推出 HTC One M9+ 极光版,像是有组织性的延伸以年轻、女性取向的 HTC One Butterfly 3 目标族群,把原本消费年龄层在 20 岁到 35 岁的学生、粉领跟年轻上班族,拉开到 30 岁到 55 岁的商务客,搭配今年初的 M9、E9 等旗舰产品,意图相当明显,就是透过这些产品一同抢进其在智慧型手机市场的市占,同时透过提升产品体验,深化消费者品牌认同感,为 2016 年第一季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