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青春,艺心奋进!听听这些文艺工作者的心声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全国文艺工作者中引发强烈反响。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建党百年的新起点,陈宝国、何冰、吕中、张光北、靳东等老中青文艺工作者在中国视协举办的座谈会上,结合自身经历,抒发创作心声 ,传承红色基因,由衷表达对党和人民的深切热爱。
陈宝国:想要上“高峰”,就得先“下去”
我有幸参与《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心里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作为一名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回顾这些年的演艺经历,就好像是被一根“红线”串联起来一样。在24岁的时候,我参演了平生第一部主演的电影《大渡河》,演的人物是开国上将杨得志将军,他当年指挥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我们在泸定桥畔、在康定的雪山上拍了将近两年,这段难忘的经历,为我以后的“三观”打下了深深的根基。
之后,我又演过钢铁工人、农民、警察、民族英雄等角色。演英雄、学英雄,为我们的英烈树碑立传,这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响应总书记的号召,我认为演员最重要的就是亲身体验,要想“高”就得先“下去”,深入到人民中去、到大众中去,从生活中体验和积累。只有这样,你在表演的时候才可能有发自内心的感动和冲动,才能打动观众。
何冰:用感恩与自信讴歌时代
我是1968年生人,目睹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我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生活就跟我小时候看的“小画书”上描绘的场景一样,甚至已经超过了当时的幻想,这就是我作为中国老百姓最深刻的感受。
同时,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如何讴歌时代,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我认为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坚定的信念;二是感恩的心;三是深厚的文化自信。这三要素,我想今天的生活已经赋予我们了。相信未来,文艺界会出现更加旺盛的创作期,涌现越来越多的经典。
我今年已经80多岁了,还能进入到下一个百年去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感到很荣幸。现在的孩子在如此幸福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如何能够让他们从文艺作品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我们今后究竟要演什么样的戏,要塑造怎样的角色,树立怎样的榜样,才能够引领年轻人更好地向前进?我觉得我们身上的担子好像更重了。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之后,在心潮澎湃的同时,我更加下定了决心,在有生之年还要继续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一名无愧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工作者!
张光北:在创作中融入对党和人民的深情
我有幸在大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大家都备受鼓舞、热血沸腾,甚至情不自禁地欢呼。作为文艺工作者,我觉得一定要将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热情,融入到每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物中去,并且从群众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与时代脉搏共同跳动,才能成就经典作品。
靳东:生于华夏,何其有幸
无论是《理想照耀中国》里的陈望道,还是《温暖的味道》里的孙光明,我饰演过不同的共产党员形象。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为了理想与信仰无私奉献。生于华夏,何其有幸。从文艺创作的角度来说,不管是导演、编剧还是演员,都是把从生活中感受到的、体会到的,通过艺术演绎向观众表达出来,是一种有感而发。今后,我们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